馬龍山開遍映山紅 禿礦山復現青松綠

馬龍山開遍映山紅 禿礦山復現青松綠

○這裡已成為合肥市民親子游的理想去處

馬龍山開遍映山紅 禿礦山復現青松綠

○市民在映山紅主題公園內拍攝留念

馬龍山開遍映山紅 禿礦山復現青松綠

○現代農業產業園

馬龍山開遍映山紅 禿礦山復現青松綠

○愛情隧道

這裡有千畝映山紅開滿山坡,奼紫嫣紅,春意盎然;這裡有神秘溫馨的愛情隧道,聲名遠播,遊人如潮;這裡有放縱玩樂遠離喧囂的研學基地,生態修復,見證奇蹟;這裡有正在規劃的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打造成集農業觀光、科研示範、休閒度假於一體的農旅觀光園和研學遊基地;還有千年古剎龍泉寺、幽靜典雅的情人塢、別有洞天的梅山仙人洞、清澈剔透的雙山天池……如今,肥東縣橋頭集鎮在“生態美鎮、旅遊興鎮、三產活鎮”的戰略推動下,已然呈現出一幅城在山中,山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山鎮美麗畫卷。

漫山遍野映山紅

遊人如織踏夢來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好時節,櫻花、桃花、李花、杏花爭相開放。但想要在合肥市內找尋如歌裡所唱的一般“嶺上開遍映山紅”的地方,還真有些難。

最近聽說肥東縣橋頭集鎮又多了一處網紅打卡點,那就是地處馬龍山上的映山紅主題公園。在那裡你就可以看到如夢如醉的漫山遍野的映山紅了。

映山紅的別名挺多,有杜鵑花、滿山紅、山石榴、照山紅,都因其美麗芬芳的遍地紅豔豔的外貌而得名。它也是在我國南方地區分佈較廣的一種野生山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古往今來,有無數文人墨客對映山紅作了吟詠與讚美。像是“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樓,清溪倒照映山紅”,“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還有“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每一句都將它“木本花卉之王”的本色顯露無遺。

映山紅主題公園坐落於馬龍山村,距離合肥主城區約30公里,從環湖大道一路馳騁,沿途風景秀麗。園區負責人潘從雲告訴我們,公園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青山綠水及美麗鄉村的打造,花卉的培育和新品種的開發,現已成功申請了兩項發明專利三項實用型專利,計劃總投資2.5億元。

這裡不僅有紅色的映山紅,還有粉紅、桃紅、淡紫、鵝黃、白色等不同品種的映山紅,讓人歎為觀止。置身於這個這漫山遍野的映山紅之中,讓人忍不住閉上眼睛,用身體所有的感官去聆聽花朵的花語,感受春天的喜悅。遊人紛至沓來,領著孩子,揹著相機,留下這美好的一刻。“這裡原是一座礦山,已廢棄許久。現在經過改造,打造成總面積1220畝的映山紅主題公園。不僅有觀賞遊玩之樂趣,更是作為生態修復,還青山本色的生態工程。”

穿越愛情隧道

浪漫綠野仙蹤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烏克蘭愛情隧道”,原本只是火車通行的軌道,卻在時間與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變成了遺落在人間的天堂。在橋頭集,也有一處曾經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景點,那就是愛情隧道。

人間的四月天,幽靜的鐵路,兩旁綠樹成蔭,蔓藤蜿蜒,微風習習,眼前的這條綠樹環繞的愛情隧道簡直美得如履仙境。這條愛情隧道是時代的寵兒,時常引得鳥兒來築巢,蟲兒來聚會,也吸引著畫家的筆觸、遊客的眼神、情侶的腳步,廣大攝影愛好者用嫻熟的技術捕捉這一難得的瞬間。置身於此,閉上眼睛,體會著最原始的大自然之氣息,彷彿來到了世外桃源。一對對情侶更是在這裡許下對彼此最真摯的諾言。

說起這條“愛情隧道”的來歷,橋頭集鎮黨委委員汪豔告訴記者,這條鐵路位於龍泉山腳下,大約20公里長,以前屬於淮南運輸線路的一部分,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廢棄於上世紀90年代末。起初它只是被攝影愛好者無意中發現,之後經由各大媒體、網絡的報道,一時間漂洋過海、蜚聲海外,慕名而來的遊人如潮,情侶如織,已經成為合肥市環巢湖旅遊佈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如今,愛情隧道不僅僅是遊覽勝地,更承載著橋頭集的人文歷史。它曾先後舉辦過“中國詩歌創作基地”授牌儀式暨首場“愛情隧道”詩歌朗誦會、“肥東愛情隧道詩會暨全球愛情隧道聯盟成立大會”、“將愛進行到底——第三屆中國肥東520愛情隧道詩會”、故事大賽頒獎儀式暨新詩百年朗誦會等。橋頭集鎮黨委書記牛張勇告訴記者:“依託生態景觀和詩歌文化,橋頭集鎮正積極申報和建設中國詩歌小鎮。”

礦山復綠搖身變遊園

老工業基地成功轉型

帶著孩子來到藍山灣木藝小鎮,親身體驗一回驚心動魄的玻璃棧道,研習一些稀奇珍貴的熱帶植物,徹底放鬆心情,遠離城市喧囂。 這裡如今遊人如織,背靠青山,風鈴陣陣作響,到處可見歡聲笑語。真正實現了“城在山中,山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好願景。但你可能想不到,這裡曾是一片光禿禿的礦山。如今通過復綠,生態修復,全然是另一番景象,成為合肥市民親子游的一處妙地。

橋頭集鎮原本礦產資源豐富,境內蘊藏大量的鐵礦、磷礦、白雲礦、大理石礦、豬肝石等。合肥市二電廠、合肥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合肥四方磷複肥有限責任公司、肥東縣聚龍水泥廠、肥東縣鋼鐵廠、雙白礦等國有大型企業均落戶於此,工業產值曾一度佔據肥東縣半壁江山,素有老工業基地和資源重鎮之稱。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綠色發展成為重中之重,這個老工業重鎮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面臨轉型。自2008年開始,先後關閉了全鎮範圍內30家石料開採企業53個開採宕口和114家石料破碎加工企業。至2015年實現境內所有石料開採加工企業全關停,全鎮開始全面轉型發展。

藍山灣木藝小鎮便是轉型發展中的一個典型。園區負責人姚其昌回憶,他於2014年回鄉創業,接手藍山灣開發項目,在關停非法開採礦山的基礎上,對原先廢棄荒山荒地進行再利用,發展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多產業聚集的近郊旅遊文化創意小鎮。

如今這座山也重新恢復了綠樹成林的勃勃生機,到處都是生命的氣息。站在百米之上的玻璃棧道,俯瞰整個山下的景色,春意盎然、鳥語花香,早已沒有絲毫工業礦山的影子。

雲上阡陌竹塘雅韻

產業園助鄉村振興

勝日尋芳田園間,無邊光景一時新。縱橫交錯的田壟、層層疊疊的翠綠、金燦燦的油菜花,這些將田園裝扮得宛如一幅靈動的油墨畫。

依託 “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抓住產業扶貧的契機,以農業產業為底,農耕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結合特色旅遊資源,橋頭集鎮正在全力打造一處現代農業產業園。汪豔告訴記者,這個產業園不僅是農業觀光和科研示範的基地,還將成為周邊市民文化體驗和休閒度假的勝地。

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11035畝,覆蓋橋青社區、復興社區、竹塘村三個村(社區),總投資22900萬元。東至山水旅遊大道,南至橋青路,西至紅楓大道,北至復橋路。形成“一軸兩區九園”的空間格局。“一軸指山水旅遊帶動軸(石長路),兩區指‘雲上阡陌’智慧農業區、‘竹塘雅韻’親子游樂區。九園指農語時空、有機農谷、四季花果、親子農園、稻夢鄉愁、農耕印記、都市菜園、稻漁空間、荷塘月色。” 汪豔介紹道。

產業園建成後,將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通群眾脫貧致富最後“一公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田園,不僅是詩意的棲居之所,寄託著都市人“歸園田居”的人文情懷,也承載著鄉村百姓的家園夢想。田園綜合體項目的打造,正是讓這個美麗願景成為現實的必經之路。除了這些,這裡還有千年古剎龍泉寺、幽靜典雅的情人塢、詩意盎然的藍山灣、別有洞天的梅山仙人洞、清澈剔透的雙山天池……在“生態美鎮、旅遊興鎮、三產活鎮”戰略推動下,橋頭集人正在把日子過成詩。 唐靈靜 張華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文 高博/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