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是今天,是明天,是每一天

4月20日,第十七次全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結果顯示,我國成年讀者人均讀4.65本紙質書,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人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有所增長,國民綜合閱讀率仍保持增長勢頭。

世界讀書日:是今天,是明天,是每一天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報告》

閱讀是件頂好的事,它是作者與讀者的交談。

有的作者將寫作當成描繪靈感的出口;有的作者希望連接風物、人文、歷史、現實。有的作品紮實質樸,讀來熨帖自然;有人筆下富含深邃多變的光色之美,讓人感覺色彩繽紛,氣象萬千。

閱讀能夠以記憶的形式伴隨一個人的終生。探尋和求索是每個人終生的課題,而閱讀之所以被稱為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因為它擁有引導人們向真、善、美一步步靠近的磅礴力量。

這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我們如何利用好當下的每一個此刻:當書本被重新拿起,閱讀迴歸到人們的生活,作者們的創作熱情能因此激發,下一代的閱讀習慣逐漸養成,我們此刻種下的小小種子,終會在未來某天搭建起綠色的屏障。

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中國青年雜誌社、中青心文化聯合發起“用閱讀共築世界平安”世界讀書日公益活動,邀請任志宏、凱叔、李峙作為本次活動的“心青年閱讀公益大使”,共同呼籲讀書、共振心靈,讓我們用閱讀獲得力量。

心青年閱讀公益大使 任志宏

心青年閱讀公益大使 凱叔

心青年閱讀公益大使 李峙

閱讀,是我們可以帶給這個世界的平靜,一切終將過去。閱讀一本書,就是閱讀那些此時此刻、跨越時間空間、與我們相互呼應的生命。在書中,遇見歷史,遇見經驗,遇見智者。

閱讀,讓幸福之人愈加幸福;使承受心靈之苦的人擁有第二生命;讓孤獨之人有力量抵禦內心的孤獨,調和情緒上的震盪與創傷;讓紛擾的心靈迴歸寧靜,審視自身、不斷成長。

它們所指向的終點,是我們不斷地學習修身,是迴歸閱讀後更好的未來。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