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宏嘉信資本冼漢迪:一個“創業者”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

成立四年,投資項目超過30個,代表項目包括:蔚來汽車、縱橫文學、Blued、Kika、愷興文化、奇樹有魚、明星動畫、菠蘿斑馬等;已實現2個IPO——國宏嘉信資本這家年輕的機構正在快速成長。

國宏嘉信資本的三位創始合夥人均來自於中手遊科技集團(00302.HK)。他們是投資者,更是實現過夢想的創業者。

日前,國宏嘉信創始合夥人、中手遊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冼漢迪接受了36氪的專訪,聊了聊他創業與投資的歷程,以及國宏嘉信資本的投資邏輯。

國宏嘉信資本冼漢迪:一個“創業者”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

中手游上市現場

36氪:國宏嘉信資本主要關注哪些領域

冼漢迪:基於我們在數字文化行業多年的從業經驗及對行業的認知,我們仍會長期看好數字文化產業的投資,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判斷:

一是用戶對精品內容和優質產品付費意願的提升。以手機遊戲、在線視頻、網絡文學等為主的內容消費規模已達到千億級,用戶的付費習慣已經培養出來了,付費商業模式已逐步成熟,用戶為優質內容付費的意願不斷在提升。

以在線視頻為例,在線視頻月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9億,付費用戶佔比接近19%,在優質內容的驅動下未來還有很大的付費用戶提升空間。市場對精品內容的需求從來是不缺乏的,推動內容創作者不斷提升內容的質量,而行業的監管、平臺的需求也在進一步促進內容提供方轉型升級,淘汰一部分跟不上市場變化的產能,行業已逐漸從蠻橫發展向精品化發展進行階段化轉型。憑藉我們對IP的敏感度,在我們基金前期的投資佈局中我們便關注了優質內容創作方,並投資了例如國內頂尖原創小說創作和閱讀平臺縱橫文學、由“喜羊羊之父”黃偉明導演創辦的明星動畫、數字閱讀及IP孵化運營商愷興文化、以技術為驅動提供優質3D動畫產能,曾開發出熱門動畫《地靈曲》系列的灼華互娛以及能夠持續提供優質科技創新內容的頭部媒體36氪等一批優秀內容企業。

我們相信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審美水準的提高,用戶對精品內容、優質產品的追求是持續提升的,我們要關注和挖掘的,是市場上這些能夠持續產出優質內容和產品的供應方,這些都是行業的稀缺資源。

二是多元化流量入口的誕生。移動互聯網的增量紅利已經枯竭是被大家頻頻提及的話題,但我們無論是從頭條、抖音、快手、拼多多、的崛起,亦或是從以往被認為是亞文化的二次元漸漸發展成主流文化等現象中,都可以發現流量來源多樣化的趨勢正在持續。

這一部分以往被忽略的人群的消費需求將會催生出新的機會和創業公司,在這一理念的驅動下,我們也積極佈局了流量入口,例如垂直人群社區Blued、出海輸入法工具Kika、以“社交頭條”為核心打造海外流量入口的路茲科技等,建立內容與流量的閉環,天然形成被投企業之間的強烈協同,創造更多互相合作的機會。

三是精準營銷、宣發需求的驅動。隨著線上獲客成本的不斷提高,精準宣發、營銷的重要性凸顯,催生以網生內容宣發公司、MCN機構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快速崛起,完善整個內容生產方、平臺方、宣發方的產業閉環。在營銷宣發方面,我們投資了以大數據為驅動,結合短視頻網紅孵化資源的網絡影視宣發及製作公司奇樹有魚。

消費領域的底層投資邏輯我認為和文娛領域是相通的,也是從內容(產品或品牌)、流量(渠道)及營銷三大要素中尋找投資機會,在消費領域我們也投資了專注於科技睡眠產品的新興品牌菠蘿斑馬。

除了文娛、消費行業,我們現階段重點關注的另一個領域是新興科技。在整個數字文化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促進行業不斷髮展的底層基礎,還是要回歸到技術的變革,過去4G網絡等基礎建設為網絡內容、傳播和營銷提供了實現的可能,科技的進步大大提升了內容創作的質量和效率,技術提升無疑是產業發展升級的基礎,技術的不斷髮展拓寬了我們想象的邊界,是商業模式創新、人類進步的驅動力。

過去我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主要是靠人口紅利,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帶來規模經濟效益。但隨著我國人口素質的全面提升,消費升級需求的凸顯,經濟增長需要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髮生根本的變化,國家對創新技術的重視也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科技已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在國家政策導向和居民向更高品質生活需求的驅動下,技術的變革和應用將會帶來下一波發展紅利,我們需要做的是順勢而為,緊貼前沿技術研發及其商業應用的發展態勢,深入挖掘合適的投資機會。

基於此,我們在2019年12月份攜手深圳天使引導基金等成立了專注於戰略新興行業投資的早期基金,希望在深圳這片創新科技發展的沃土上孵化出多個行業領軍企業。感謝深圳政府對我們的信任、認可和支持。

我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對商業模式創新有很高的敏銳度,很多專注於技術研發的創業團隊對技術的應用、變現的敏感度可能不是很高,我們的經驗和資源正好可以幫助補充這一環節的缺失,而我們也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投資閉環,推動被投企業之間的協同進一步提升,最大程度賦能被投企業。文化、消費、教育都是新技術的重要應用和變現環節,我們希望能促進被投企業間協同,同時也儘可能對接更多外部產業合作上的資源。

36氪:你對新成立的早期基金有什麼期望?

冼漢迪:未來的十年,我認為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黃金時期,這隻基金主要投資於以人工智能、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天使階段項目。

國家層面在今年3月提出了要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以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基建”迅速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無論是作為目前疫情過後經濟恢復階段的刺激措施,還是作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新基建”無疑是當下非常重要的發展環節。

從產業規模來說,目前5G網絡建設正處於快速增長期,有預測指出,未來5-6年中國5G網絡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1.5萬億,隨著基礎設施完善,相關產業例如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也會密切關注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本支早期基金將主要投資於深圳。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經濟結構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擁有豐富的高新技術研發資源、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各類傳統制造業,這為先進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產學研成果轉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供了紮實的基礎,這一區域集中資源優勢形成大灣區、深圳的發展壁壘,也為新模式、新技術的落地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非常看好大灣區、深圳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潛力,希望能夠抓住這一波科技發展的機會。

36氪:過去二十多年,你的人生有哪幾個重要階段?

冼漢迪:我出生成長於香港,高中開始就出國留學,之後的學生時代都在美國度過,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四年內獲得計算機科學/數學、經濟及工商管理三個理學士學位後,又進入了斯坦福大學繼續深造,一年內又取得了工程經濟及運籌學雙碩士學位,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多個學位的高效作業,很好地鍛鍊了我的能力。

1997年大學畢業回港之後,我在國際投行工作12年,為中資企業處理的各類融資併購案涉及資金超過500億元。投行的工作經歷不僅令我獲得了豐富的境外資本市場經驗,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在很早的階段便深入接觸內地市場,對當時內地的經濟和各行業的發展趨勢都有更深的認識,令我可以把握住內地移動互聯網興起的紅利。2009年,我在深圳與內地拍檔創立了中手遊,為國內外超過800名IT專業年青人提供就業機會。這是我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2012年9月,中手遊衝破中概股的陰霾,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成為中國首家登陸國外資本市場的手機遊戲公司。2014年,中手遊市值已經達到獨角獸級別,成為中國最大的手遊全平臺發行商之一。

隨著手機遊戲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在美國上市後便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打造我們的護城河,“IP戰略”正是我們在大家還沒意識到其重要價值的情況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很快便與國際知名IP開展合作,並發展成為領先的IP遊戲運營商,截至今日,中手遊成功發行了《新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劍之源》、《航海王強者之路》、《火影忍者-忍者大師》、《龍珠覺醒》等多款手遊,全球註冊用戶3.1億人,發行IP手遊的數量以及IP儲備都僅次於騰訊遊戲。

中手遊是在深圳孕育、成長的企業,國內的投資者更瞭解我們,我們也希望能夠作為優秀中概股企業回到中國資本市場,與我們的用戶、投資者有緊密的聯繫,因此中手遊決定2015年從美股私有化迴歸。

2019年10月31日,中手遊成功登陸香港主板市場,並引入了包括快手、Bilibili、微博、三七互娛、閱文集團、掌趣科技及恆基兆業地產主席李家傑博士在內的7家高質量基石投資者,融合了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戰略資源,這些基石投資人也為中手遊帶來高價值的背書。

我們的IPO募集15億港元,公開發售超額認購537倍,凍結資金超過716億港元,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也說明我們的業績和經營戰略是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的,2020年3月中手遊被正式納入港股通名單。帶領中手遊美國私有化再到登陸香港主板市場,是我職業生涯中另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也正是因為在創業的過程中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結構性機會,在2015年底,我與兩位合作將近10年的搭檔成立了專注於移動互聯網、新興科技及文娛領域的國宏嘉信資本。這一方向的確定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三位創始合夥人過往在手遊行業10多年的經驗,我們在這個領域有豐富的人脈及產業資源,能夠最大可能利用我們的力量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另一方面是,我們持續看好在新技術和智能化的驅動,以及廣大用戶對優質產品追求的刺激下,生活方式將發生的更多元化的改變,內容、產品也會隨之向精品化發展。

36氪:作為曾經的創業者,這個身份為你在投資和投後管理中帶來了哪些幫助?

冼漢迪:我們也許能更清楚瞭解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所需的支持。十多年的創業經歷,我們團隊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人脈資源和企業管理經驗,在投資環節上,我們堅持以研究為驅動挖掘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並且利用我們所瞭解和匹配的資源充分驗證其需求和可行性。我們只投資於我們能夠驗證和充分認識的領域,最大程度控制風險。

而在投後服務上,一方面我們最大程度促進被投企業間業務協同和合作,圍繞內容+流量的佈局,在IP衍生開發、內容創作與投資、宣發等方面的進行撮合;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積極開拓圍繞被投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資源,助力企業業務快速發展,同時也為被投企業對接融資和資本化過程的合作資源,期望能夠盡我們所能幫助企業快速成長。

我們培育了2個創業團隊成功美國上市,預計未來兩年還將有超過5個以上項目走向IPO。

在深的創業和投資經歷讓我和團隊都收穫良多,我非常鼓勵和支持香港的優秀創業團隊到深圳落地,大展拳腳,充分結合香港在科研基礎、資訊流通、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和大灣區擁有完善產業鏈、產學研落地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立足大灣區,開拓全國市場機會。我們的早期基金也會大力支持優秀香港創業團隊在深圳落地,並希望能借助自身的經驗和資源積極幫助他們,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合作提供更多支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