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 文種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只得引劍自盡。

組織和個人都在都在持續的成長,組織的每個發展階段不同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同。例如在組織創業從0到1的過程中需要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人會比較多一些。也就是如古代的戰將之類的人才。而組織一旦完成了從0到1的蛻變以後進入了運營的階段,就需要那些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人員。往往這時候那些開創人才具有的素質不再符合運營階段的要求所以我們也常常看到在組織成熟以後創始人會逐漸離開。這也是組織發展的必然現象,因為此時人員的能力已經不在適合組織的要求。

常常有人感嘆,自己全心全意的為公司工作,可是公司辭退只用了幾分鐘。這就是自身發展已經滯後於公司的發展了,因為組織也需要生存,如果沒有足夠合格的人才支撐組織就會失去動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組織不能順利生存員工肯定也得不到發展。組織其實和員工其實是一種契約和合作關係,所以組織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團隊進行調整。每個人如果不想自己鳥盡弓藏的話需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是不斷的學習成長,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和領域進行學習。以適應組織的發展。

其次盤活自己的工作,掌握一套技術而不是作為一顆螺絲釘,只在一個位子上機械的工作。

最後有機會開闢自己的第二職業,或是包裝自己的產品,實現自己的職業獨立。

以上三個條件因為實際環境會不能進行實施,但是要在自己的思想中進行清晰明確,助力自己的職業發展,如果做不到以上三點自己的職業生涯真的會出現: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