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小乔为什么总是割腕,是爸爸妈妈不爱她吗?

15岁的小乔为什么总是割腕,是爸爸妈妈不爱她吗?

小乔是一个只有15岁的初二女生,娇小的身材,清秀的容颜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自残联系到一起。看到左手臂密密麻麻的刀痕,让人心痛的都在滴血。

在妈妈的讲述中咨询师了解到,小乔从小是很个乖巧的孩子,在家里也很懂事。爸爸曾经是名军人,在小乔5岁之前很少回家,即使回家,小乔见到爸爸也会很胆怯。那时大家就以为她是个女孩,内向而已。加之奶奶家人重男轻女,妈妈怕孩子受到伤害也很少和爸爸一起回去。后来爸爸转业了,但妈妈和爸爸因为性格不和的矛盾日益突出,经常发生争执,有时也会大打出手,孩子经常会被吓哭。孩子越发地害怕爸爸,即使爸爸想和她亲近,她也会怕惹爸爸生气。二年前,妈妈和爸爸离婚。开始小乔和爸爸一起生活,爸爸由于忙工作,经常在外面不回家,小乔就会和奶奶在一起。奶奶家人会说些妈妈的不对的地方,让小乔对妈妈有了恨意,但心里想和妈妈亲近,想见妈妈,却不敢告诉爸爸,怕被说成吃里扒外。迫不得已,妈妈要回了小乔的抚养权,一时间相安无事。爸爸还算不错,按时给抚养费,每周会和孩子见一面。三个月前爸爸交了新女友,并且小乔和他们一起去了奶奶家。奶奶一家人对新妈妈及孩子极为热情,完全和对待小乔的方式不同,爸爸看小乔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渐渐的的孩子越发的少言寡语。妈妈无意中发现孩子用刀划自己,更可怕的是孩子丝毫没有痛苦感。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小乔居然和爸爸打电话的时间越来越长,都是爸爸在电话那边训她。有一次早晨竟然训了她一个小时。

是什么让小乔做出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呢?在咨询师与其的慢慢接触中,知道了小乔内心的症结所在。

15岁的小乔为什么总是割腕,是爸爸妈妈不爱她吗?

虽然在家长的心目中夫妻二人离婚,是二个人的夫妻关系的结和束,不是孩子的问题。但每天孩子在家长的责备声中,所谓的“要不是你,我早和你爸爸(或妈妈)离了,不会折腾这么久。”甚至有的话语会更加过份,比如说小乔的奶奶家人会对其讲都是你妈妈的错,而姥家人会说爸爸的错。孩子就像夹在中间的馅饼,左右不是。冒似是在说妈妈或爸爸,但孩子的心智化还没有发育成熟到能清晰的分清职责,就会误认为父母离婚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有做好,甚至在传统的重男轻观念较重的家庭,女孩子就会更加自责,都怪自己是女孩子,要不然他们也不会离婚。当孩子背负离婚的重责在身时,加之离异双方家庭的参与,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给大家带来了麻烦了。越发的恨自己,如果不能合理的表达时,有的孩子就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如小乔的自残,当然这个自残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动力学的意义在里面。当患者用刀刺伤自己时,身体上的疼痛会转移对心灵痛苦的注意力,从而部分的缓和内心的冲突痛苦感,并将自己拉回到现实中。而身体是父母所给予的,伤害自己的身体,也是对父母过失的报复。

小乔的问题在父亲有了新女友后暴发,是因为在以前,父母虽然没有在一起,但规律性的生活,加之爸爸曾经军人的身份,以前很少回家,也很习惯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她心理上并没有真正的与父母分开。而新成员的加入,让其体验到了真正的被抛弃感。此时,她的恐惧、害怕、愤怒等不良情绪终于暴发,但与父亲电话的联结,让其找到了可以和爸爸又在一起的机会,而这又加重其对自己的伤害。因为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必须联系,爸爸也得给自己打电话,实现了形式上的家庭“团聚”。这就是为什么她会那么乖的听爸爸训斥她而不反驳的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面对心灵如此受创的小乔,虽然用刀在不断的伤害自己,有时自己也是无法自控,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才会用了一些极端的方式,这是向家长求助的一个信号,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而家长将自己问题能处理好,尤其是各自做好双方家庭的工作,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倾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是成人的情绪垃圾场。

一段婚姻的失败,是我们所有人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此时,对孩子心灵的冲击不可避免。有的家长因为离婚的事实,刻意去追求一种极致状态,觉得单家不单事,拼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扬眉吐气的事,让对方后悔。此时的妈妈或爸爸,早已把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而孩子终归要成长为他自己,无力承担家长的愿意,而又必须维护家庭的和谐,我们就见到了病态百出的家庭。

15岁的小乔为什么总是割腕,是爸爸妈妈不爱她吗?

允许孩子长成他自己,接受他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是我们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孩子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清风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