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漢代班固《 白虎通義 》

封禪,作為一種帝王的祭祀禮儀在中國的歷史中具有很大的意義。凡有帝王做出了足以名垂史冊的功績後,大多要進行封禪。這樣做的原因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已有解釋——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古代帝王自稱天子,即為上天的兒子。所以,當他們有什麼卓越功績之時自然要向上天稟報,證明自己沒有辜負上天的意志,天下在他的統治下安定富強。另一方面,這也是帝王將自己的功績昭告天下的一種政治行為,對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具有幫助。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封禪實景演出

一、泰山被選為封禪地點的原因

說起泰山,幾乎所有中國人的腦海中都會立刻彈出幾個關於泰山的關鍵詞,即便從未去過的人也毫不例外的會對此山大加推崇。之所以泰山在中國人心中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這座大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而古代諸多帝王選擇在此封禪,也是因為泰山的種種特殊之處。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泰山日出

1.地理位置的原因

古人認為東方乃是萬物生長、初春發生之地,故而對東方甚為重視。泰山就在東方(山東泰山)之地,且山勢雄渾,頗有王者之風。

關於這一點原因,從人們對泰山的稱呼上不難看出。除泰山、東嶽以外,文人墨客在詩句中願稱泰山為“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長也。這裡面寄託著人們美好願望,希望萬物生長,天下昇平。

2.文化地位的原因

泰山位於魯國,而儒家聖人孔子也生在魯國,故而二者淵源極深。《孟子》一書中說“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其類,拔乎其萃。”就是講泰山與孔子相比,都是遠高於普通山川和人的存在。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孔子像

孔子一生推崇周禮,曾數次登泰山尋找史書中記載的周成王拜祭泰山的遺蹟。孔子極為維護周朝的權威,認為只有周王室才有權利拜祭泰山。所以魯國權臣季孫氏在拜祭泰山時讓孔子甚是氣憤卻也無可奈何。

另外要說的一點是,泰山在古代的神話中地位也是極為尊崇的。在最古老的神話中,主掌陰間的冥神並不是現如今的十殿閻羅,而是泰山府君!

3.古代賢王的推崇

中國人自來就是有尊古法祖的習慣。史書中記載,上古時代的神農氏、伏羲氏等都曾到泰山祭拜過,故此泰山就成了後面皇帝祭拜的不二選擇。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秦始皇影視形象

二、都有誰在泰山封禪

前文說過,封禪儀式是天子向上天及天下眾生昭示自己功績的儀式,所以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可以封禪的。自始皇帝嬴政開始,也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去泰山完成封禪。

第一位封禪的是秦始皇。

雖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秦始皇結束了紛亂的戰國,統一了度量衡、貨幣、文字等等,這對於後來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且皇帝二字的首次使用本身也代表著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已經可以和上古的帝王相比了。所以,始皇帝封禪是毫無爭議的。

第二位封禪的是漢武帝。

漢武帝一世功績顯赫,不僅使漢朝國富兵強還結束了漢朝靠和親維持與匈奴的關係的局面,大大的打擊了匈奴的勢力。就此功績來說,封禪也是毫無爭議。

第三位封禪的是漢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的開啟者,傳說中的位面之子,大魔導師……嗯,這位秀兒皇帝的履歷就不多說了,人家封禪綽綽有餘。

第四、五位封禪的分別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前者高宗李治雖然在位期間平平無奇,還讓媳婦把李唐江山拿走了,但是他畢竟把高麗打敗了,完成了隋唐以來數位皇帝的心願也算是功績不小。後者玄宗李隆基,一手開創了開元之治,封禪也順理成章。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宋真宗

第六位封封禪的是宋真宗。

這次封禪怎麼說呢……一個笑話!

這位大爺在位期間遼國大軍來襲,在宰相寇準的極力勸諫下才勉強御駕親征,後來更是簽訂了“檀淵之盟”。然後這位主人為自己解決了兵患,所以可以達到封禪的要求。於是後,在他手底下一群臣子的“人造祥瑞”中,宋真宗泰山封禪……後來的《宋史》記載此事為“一國君臣如病狂”!

為何皇帝要泰山封禪,都有哪些帝王完成過封禪,又是誰廢去此儀式

朱元璋影視形象

三、誰廢除了這個儀式

至明朝朱元璋時,他下旨廢去了泰山“東嶽天齊仁聖帝的稱號”,也就不再封禪泰山了,後世君主再登臨泰山也就是普通的祭祀罷了。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