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1.【产品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历史遗留污染场地量大且跨介质复合污染严重、异位土壤修复二次污染风险高,缺乏具有科学依据的风险管控模式已成为我国城市污染地块安全开发的瓶颈。为了推动我国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与原位修复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进程,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过高精度环境调查、精准定位监测,构建了场地污染物迁移与暴露概念模型,应用三维空间地下水流动与溶质迁移数值模型解析了污染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发与制备了高效、绿色、低耗纳米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基于精准风险管控原理构建的新型渗透式反应屏障(PRB)的工程示范为解决我国氯代烃类高风险污染地下水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修复工程样板。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2.【产品原理】

通过压力注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使地下水氧化还原电位急剧降低至-600-800 mv,氯代烃污染物快速还原去氯,生物炭作为纳米零价铁载体,解决了纳米零价铁由于团聚效应降低其降解效率及迁移性的瓶颈。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3.【应用效果】

已在华北某市化工遗留场地进行了地下水氯代烃污染修复工程示范,高效-绿色-低耗,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成本,修复效果显著,可强化污染物自然净化潜力,减少修复周期,二次污染风险低。

4.【产品特点】

使用Geoprob直推式和移动水压式Packer技术相结合将复合材料注入到地下水污染层位,并采用多层位微泵(Micropumps)技术监测修复材料迁移动态及处理效果,形成了精准调查-定量评估-定向注入-立体监测的原位修复工程模式及装备。 无深度、污染介质、空间限制、快速清理,无毒性中间产物、生态风险可控。

5.【应用范围】

适用于华北平原、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典型污染地块氯代烃类(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六价铬、砷、汞、铅、多氯联苯、农药及硝酸盐等污染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6.【知识产权情况】

晏井春,陈梦舫, 钱林波,高卫国,韩璐. 一种活化剂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2016. 授权证书号: 2043469;

陈梦舫, 钱林波, 晏井春. 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原理、设计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17。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生态修复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