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來了,大學生畢業就創業是否應該支持,我是否決的

畢業季來了,大學生畢業就創業是否應該支持,我是否決的

全民創業是這幾年很熱門的現象,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各類便利的條件,但對於大學生畢業就創業這個問題,我是不支持的。原因有以下三條:

第一、創業不是實現“工作自由”的渠道,如果把創業當成一項行業工作來看的話,它比搞科研還難,是所有行業裡最難的。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而言,這種困難不是懷揣著夢想和激情就能解決的,它需要你有較強的社會閱歷去周旋形形色色的人,較硬的核心技能去支撐從0到1的市場競爭,獨到的經濟眼光去維持長遠的“生存危機”等等。從書本到實踐,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隨時是“望山跑死馬”。引用《鬼谷子》裡的一句話“反以知彼,復以知己”,意思是說,反觀他人,可瞭解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經驗是寶貴的,但卻是有限的,人的偉大之處,就在於能借助思維從間接經驗中獲得智慧,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是可以幫助自己完善自我的。剛出校門,更應該去學習社會技能,看看別人的事業是怎麼做的。

第二、“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最近的一次解答創業者疑慮的直播中提到一組數據,今天的中國是全球創業企業最多的國家,每天一萬家新創企業誕生。同時,也是失敗企業最多的國家,每年兩百多萬家倒下,97%的企業會在18個月裡面宣告死亡。他又提到,個人決策決定組織命運。企業的成功90%是創業者的成功,企業的失敗90%也是創業者的責任。”

以上這篇報道,我常用來作為說明,正因為他強調了創業成敗,決定因素在於創業者本身。行業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是在於誰在做,人的重要性遠大於行業的選擇。那麼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在學校裡可能是尖子生,但在社會里,就可能是幼童。“初生牛犢不怕虎”最後牛犢會被虎吃掉,這是很普遍的,商場如戰場,慈愛是稀罕物。因此,創業是可以的,但大學生畢業就創業,就得“三思而後行”了。

第三、之所以不支持大學生畢業即創業,因作為一個專門幫助企業渡難關的企業經營者,每天會見到不少的企業者,瞭解各種不易,裡面不缺乏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就直接創業的大學生。其次招聘用人時面試很多的應屆畢業生,他們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待遇,卻不知道自己能拿出什麼真正有價值的能力來。心很高卻手不夠長,這是浮躁的。“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自知”必然是人很重要的一種品質,也只有先自知,才能讓自己少犯錯,量力而行。

【有一則寓言,說一隻從潮溼的窪地裡蹦出來的青蛙,對所有的野獸宣稱:“我是一個醫生,醫術高明、見多識廣,什麼病都能治好!”野獸聽了都非常高興。只有一隻狐狸疑惑地問到:“你連自己的跛足和皺皮都沒有辦法,怎麼還說能給別人治好呢?”青蛙聽後無言以對,氣得呱呱直叫。】青蛙就像是大部分滿懷自信的大學生創業者,而狐狸就好比經濟市場,總會無情地揭穿你的不足。因此先了解自己,通過工作經驗完善自身的問題,然後再考慮是否要跳出來,自主創業,這才是良策。

創業註定是風雨飄搖,沒有做好準備,就不要輕易離開你的“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