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背後權謀計算起底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背後權謀計算起底

【春秋左傳原文】夏,齊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齊侯未人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 縣磐,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候,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齊侯乃還。

【譯文】夏天,齊孝公領兵攻打我國北部邊境。……

魯傅公派遣展喜去犒勞齊國軍隊,讓他先向展禽請教犒賞時的辭令。齊孝公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就出境去跟著齊孝公, 對他說:“我們國君聽說您親勞大駕,將要屈尊光臨敝國,特派臣下來犒勞您的侍從們。”齊孝公說:“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說: “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齊孝公說:“百姓家中空空蕩蕩像掛起來的磐,田野裡光禿禿地連青草都沒有,你們憑藉什麼不害怕?”展喜回答說:“憑藉先王的命令。從前周公和齊太公輔佐周王室,在左右協助成王。成王慰勞他們,還賜給他們盟約,盟約上說:‘世世代代的子孫都不要互相殘害,這個盟約保存在盟府裡,由太史掌管著。齊桓公因此集合諸侯,商討解決他們的糾紛,彌補他們的過失,救助他們的災難,這是為了發揚光大齊大公的舊職。等到您當上國君,諸侯們都盼望著說:‘他會繼承桓公的功業,我們敝國因此不敢保城聚眾,人們會說:‘難道他繼承 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丟棄使命、放棄職責嗎?他怎麼對先君交待呢?君王一定不會這樣做的。’人們憑藉這一點就不害怕。”於是齊孝公就領兵回國了。

【解析】初看本案例,很多讀者都會認為齊孝公是被展喜的話給說服而退兵了,而且齊孝公看起來非常重視前幾代的盟約,看起來有情有義;不過這一切都是表象,實際上是齊孝公背後做了很深的算計才決定退兵,這個本身是一種權謀,和仁義信用沒有關係。我們接下來就仔細分析下這個故事背後的權謀分析。

首先齊孝公領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這裡面我們要先說明一下週朝的分封制,當時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有按照功勞大小分到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的大部分稅收都歸這個諸侯所有,當然還有一小部分要上繳中央,這個制度的實施在開國後的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因為大家都很熟悉,互相都很信任,但是隨著幾十年上百年過去後,因為一代代的繼承,這些後代之間已經沒有什麼感情可言,所以大家就很容易產生了攻伐。所以秦始皇認識到這個問題,頂著巨大的壓力取消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但是後來漢朝又恢復了分封制,導致於漢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最後漢武帝找到了推恩令,就是把諸侯的繼承權從單一繼承變成多繼承,經過1-2代之後就徹底喪失和中央抗衡的實力。

在本案例裡面也是一樣,齊國是分給了姜子牙,魯國是分給了周公,因為姜子牙和他的後代善於經營,所以齊國從荒蠻之地改造了富庶之國,而且幅員遼闊,相比而言,周公長期在中央執政,對封國的經營除了儒家的文化源頭外乏善可陳,所以他的國力和齊國比起來是不行的,所以齊孝公就打了魯國的主意,因為魯國就在自己邊上,而且實力比自己弱,所以他看看能不能從魯國來掠奪一些土地。在春秋時代,這樣攻伐數不勝數,所以這次也不用什麼大驚小怪。而值得注意的是魯國會提前知道齊國的用兵計劃,相比魯國在齊國內部有內線。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背後權謀計算起底

在這樣的情況下,魯國其實是很害怕的,他先要嘗試一下能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用使者去阻止齊孝公的親征,他派了展喜去犒勞齊國軍隊,而他出發之前,魯傅公讓他先去請教展禽,由此可見,展喜有意志,展禽有方法,所以各取所長,看起來魯傅公也是算知人善任的。

齊孝公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就出境去跟著齊孝公, 對他說:“我們國君聽說您親勞大駕,將要屈尊光臨敝國,特派臣下來犒勞您的侍從們。”這點看起來展喜非常勇敢,敢於到對方國境去,其實我們細想,因為齊孝公是帶軍隊過來,不管是不是在魯國境內,都是在齊孝公的勢力範圍,所以不如直接去境外見齊孝公,這樣反而對齊孝公來個出其不意,這樣齊孝公不免有些心虛了。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而且還要讓自己看起來很權威,很有底氣,從而威懾魯國,所以他開始發問:“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說: “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這裡面代表了平民百姓因為只知道齊國要打過來,但是不知道本國的備戰情況,所以會有些害怕,但是君子大人其實就是當官的不怕,言下之意就是魯國的官員都已經準備好了,你來了也不怕。

而且展喜還說以前齊魯兩國有盟約,非但不能互相侵犯,而且還要互相幫助,這點說的也很到位,首先他是說你發兵攻打魯國道義上就站不住腳;其次是說你如果要退兵的話,我給你一個臺階,這個臺階就是講仁義,重信用;在展喜講完這些後,齊孝公就撤兵了,表面上看是展喜的七寸不爛之舌的功勞,其次這個是齊孝公審時度勢的結果,因為他看到對方已經有了準備,而且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導致於名不正言不順,如果魯國方面把這個盟約公開,很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軍心,而因為展喜的犒軍的行為使得齊國的軍事行動也喪失了先機,所以他就撤兵了,如果不是因為權衡利弊而是靠什麼信用道義來做撤兵決定的話,那前面出兵的勞民傷財也都算成了沉沒成本了。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齊孝公一定好把自己撤兵的理由裝扮的非常高大上,就是自己講仁義,重信用,這樣其實是欺騙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認為齊孝公是一個好人,而所謂的仁義和信用其實只是門面而已。

所以我們看問題一定不能被表面的信息所迷惑,而是應該設身處地換位每個角色進行最符合實際的思考,才能判斷這個角色在這個階段的決策依據,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學到真功夫,這個真功夫能穿越幾千年用到當下的實踐之中。


本文源於“九五智囊”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