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區召開農村工作會議 明確“三農”發展目標--福建--地方--首頁

同安區牢牢守住綠色發展底線,圖為景色優美的蓮花鎮軍營村。

春風和煦,萬物蓬勃。隨著全市跨島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同安迎來“三農”發展的絕佳機遇。

4月17日,同安區召開農村工作會議,統一部署、振奮精神。記者從會上獲悉,同安區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推動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拓寬農民就業渠道,讓農民更富裕。

同時,同安區將補齊短板,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並強化德治法治自治並舉,探索鄉村社會治理新模式,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助力富美同安高質量趕超發展。

聚焦現代都市農業 推動農民轉產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過去一年,同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成效初顯,轄區內擁有百利種苗、銀祥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農民合作社599家、家庭農場286家,31家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年產值達136億元,近三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達9.6%,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接下來,同安區將以建設全國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區為契機,把產業鏈、物流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發揮閩南果蔬批發市場等專業市場輻射帶動作用,建立健全“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 農戶”農業產業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的同時,同安區將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建設一批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結合“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佈局,塑造農業特色品牌,打造“鳳梨穗”龍眼、“同安紅”三角梅等一批“金字招牌”,實現農業由“賣產品”向“賣品牌”轉變,助力現代都市農業蓬勃發展。

產業發展,人是根本。對此,同安區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增強村集體經濟自我造血功能,拓寬就業渠道,推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強化人才支撐,同安區將繼續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引導農民調結構、轉方式,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的農業項目,推行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創新模式,實現農業經營效益最大化,讓農民更加富足。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一條條河流清澈見底、一棟棟村居靚麗整齊、一條條村道寬敞乾淨……在推進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同時,同安區一直牢牢守住綠色發展底線,讓生態宜居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

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2020年,同安區繼續圍繞“一革命四行動”,大力開展“三清一改”村莊整治集中攻堅行動,探索“四統房”建設模式,堅決遏制農村“兩違”現象。同時,深化“一把掃把掃到底”模式,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探索建立政府、村集體、村民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在流域治理方面,同安強化整治管理,實現“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美”。

為優化農村人居條件,新的一年,同安區將全面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速農村公路硬質化,完善農村交通路網,同時推進路燈工程建設,確保今年實現路燈工程行政村全覆蓋,並實施農村供水入戶和舊管網改造,不斷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

鄉村振興推進,治理有效是基礎。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同安區將深化基層自治,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建立健全鄉村治理工作體系,探索“高山議理堂”等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不斷完善村規民約,構建文明鄉風。

此外,同安區還將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加強社會保障體系,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文/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韓超 楊心亮 圖/陳嘉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