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病毒 兩種擔當

本應是全球動員、合作抗擊的戰“疫”行動,在一些美國政客的鼓譟下,變成一場滑稽的政治表演秀。16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和眾議員丹·克倫肖發起草案,聲稱中國應為美國暴發疫情負責,鼓勵美國民眾將中國政府告上美國聯邦法院,妄圖讓中國為美國的損失埋單。

近來,把中國當成疫情替罪羊日益成為一些美國政客的“政治正確”。美國學者亨廷頓早就指出,尋找敵人是美國解決國內認同危機的重要途徑。面對暴發的疫情,他們一面在國內煽動民粹主義,一面向世界兜售“中國掩蓋論”、“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企圖用禍水東引掩蓋自身防疫抗疫的失職,通過轉移矛盾來緩解國際國內的輿論壓力。

這番一廂情願的表演經不起任何推敲。日前,美國CNN發表著名經濟學教授傑佛瑞·薩科斯的評論文章《為何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直言美國對中國和世衛組織的攻擊,完全是為了“轉移目標”。薩科斯指出,特朗普2月份還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中國的抗疫做法,後來“只是美國局勢變得困難了,才把矛頭轉向中國。”“新聞報道的公正與準確”組織(FAIR)則更進一步,批評美國國務院“存在明顯的諷刺意味”,稱“美國國務院正在指責對手,以轉移人們對其政策失敗的注意,而政策失敗正是美國國務院對對手的指責。”

按照美國政客的邏輯,由於中國反饋不及時、不透明,導致美國有了今天災難性的後果。真相是,世衛組織提供的時間線顯示,去年12月31日中國報告一組肺炎病例,並確認一種新型冠狀病毒;1月1日,世衛組織進入抗疫緊急狀態,並多次發佈警告,建議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根據《華盛頓郵報》梳理的時間線,不晚於1月3日,白宮就收到了正式的病毒警告。根據公開報道,1月15日,美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2月底,疫情爆發跡象出現,然而直到3月16日,美國政府才十分不情願地發佈了“推薦保持社交距離指南”。

流行病學教授尼古拉斯·傑威爾和研究員布萊塔·傑威爾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通過模型分析發現,如果美國提前2周,即在3月2日採取行動的話,死亡病例或將減少90%;如果提前1周,死亡病例或將減少60%。《紐約時報》此前報道稱,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和其他官員曾於2月建議實施社交隔離措施,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但被拒絕且拖延了近1個月。事實真相俱在,到底誰在拖延誰在隱瞞,其中的是非曲直一目瞭然。

作為被指責對象的中國是如何抗擊疫情的呢?1月23日,中國就做出了強制隔離、停工停學,封鎖一座人口上千萬的城市的決定,這一果斷之舉還被《紐約時報》描述為“反應過度”、“侵犯人權”。然而實踐證明,正是這一果斷決絕、以人為本的政治擔當,從源頭上打斷了病毒的傳播鏈條,為中國和世界贏得了一個月的寶貴窗口期。一項由中美兩國學者聯合開展的研究表明,截至2月底,在中國實施的緊急措施避免了多達140萬人感染和5.6萬人死亡。世衛組織前不久表示,新加坡、韓國等國家正是充分利用了這段時間,採取必要防控措施,才使疫情蔓延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在自身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中國仍積極響應意大利、伊朗、西班牙等疫情嚴重國家的援助請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截至4月10日,中國政府共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大量醫療物資援助。不過,這樣的大國擔當和國際善舉,仍然引發了美國政客們的不適,被構陷為“口罩外交”、有圖謀的“慷慨政治”等。3月底,英國《泰晤士報》刊登了美國駐英國大使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對歐洲的幫助是“掠奪性幫助”。可笑的是,就在同時,歐洲各國媒體紛紛批露美國強搶意大利、法國、德國、加拿大等盟國訂購的大批口罩,此舉還被德國官員怒斥為“現代海盜行為”。

中國有句名言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面對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重大傳染病,歧視和偏見、指責和推諉戰勝不了新冠肺炎病毒,美國政客們應儘快拿出勇氣和擔當,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阻擊戰中,為早日戰勝疫病盡一份心,出一份力。(熱點觀察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