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五年來 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

央廣網廣州4月21日消息(記者陳越)記者從今日(21日)廣州市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自廣州市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五年以來,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

發佈會上,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介紹,2014至2019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3%;稅收總額年均增長13.2%;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8.4%;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4%;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年均增長13.2%;註冊企業年均增長71.4%;累計引進172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潘玉璋表示,五年來,廣州南沙開發區始終堅持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發展,自貿試驗區紅利持續釋放,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潘玉璋告訴記者,廣州南沙開發區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完成國家、省、市各項試點任務。目前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2項在全國複製推廣,104項在全省複製推廣,196項在全市推廣實施,“智能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等三項創新經驗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

其中,2019年,南沙自貿片區累計新增219項創新成果,覆蓋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放管服”改革、金融開放創新、深化粵港澳合作、法治環境建設、科技和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防疫創新八大領域。廣州南沙開發區選取十項成果,分別為:全域推行“一支隊伍管執法”綜合行政執法南沙模式、打造規劃和自然資源審批服務新模式、打造首個“無證明自貿區”、構建全域數字化稅收服務機制、搭建首個全球商品溯源標準體系、打造智能保稅分撥監管新模式、構建“1辦法+3平臺”知識產權工作新體系、構建粵港澳司法規則銜接機制、首創海洋公益訴訟新模式、打造“境內資產抵押、境外資產保理”跨境融資新模式。潘玉璋認為,該十大成果突破了過往制度創新存在的碎片化問題,實現了各領域系統集成創新,具有首創性、標誌性的特點。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創新、開放發展理念,基本構建起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潘玉璋說,在金融創新方面,金融和類金融企業比掛牌前增加52倍。在科技創新方面,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首批5個項目已動工。此外,潘玉章介紹南沙港區16個20萬噸集裝箱碼頭滿負荷運轉,南沙港區四期等一批集疏運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累計開通110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同時,全國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據悉,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貨值增長4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