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太久,已經忘了從前的好日子,感謝這個老頭,用45米畫卷還原可愛的市井生活

2020-04-15 13:52

這幾個月大家過得戰戰兢兢,如履春冰。

吃火鍋、賞花、看戲、打牌、釣魚、遛鳥、鬥蟲……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享受,從生活中剝離後,才知道多麼可貴。

有個老頭,把我們想念的東西,都畫在了畫裡,他叫謝友蘇。

謝友蘇是蘇州本地的名畫家,不過,直到電視劇《都挺好》全國熱播,他的名聲才有點“破圈兒”——電視劇片頭用了他十幾張人物畫,每集都過一遍,畫上的小老百姓,搖著蒲扇、晃著腦袋、吃著老酒、抖著毛腿,配上蘇州評彈,人間煙火、江南味道,一下子出來了。

《都挺好》劇組不是專門瞄上他的,是製片人在蘇州選景的時候,無意遛到位於平江路的友蘇藝術館裡,被他的畫迷住了,覺得對路,有蘇州風味,於是請他“改了”十一張畫——把他畫作裡的人物,場景衣服不變,只換成蘇明成、蘇明玉、蘇大強等人的臉,用在片頭。

謝友蘇今年七十一歲,出身丹青世家,父親當過江蘇省美協副主席,母親是潘天壽的弟子。家學淵源,謝友蘇國畫功底紮實,現在是中國工筆畫家協會的副主席。

風格上,謝友蘇畫的是傳統的工筆人物畫,這不算多麼稀奇,稀奇的是他那雙發現“生活之況味”的慧眼。

《姜蔥細切油鍋熱,單等魚兒上鉤來》

比如這一幅,畫的是蘇州典型的枕河人家,父子倆在後門口釣魚,母親在廚房裡切蔥絲,單等魚兒上鉤,這種現釣、現做、現吃的玩法,汪曾祺在小說《釣魚的醫生》裡描寫過,叫“起水鮮”——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