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這7類危險因素,警惕引發腫瘤

引起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有很多,總結可分為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環境理化因素、社會心理因素、藥物因素、職業因素和病毒因素等七類。

生活中,這7類危險因素,警惕引發腫瘤

8(1)生活方式:吸菸與多種癌症的發病有關,其中與肺癌的關係最為密切。吸菸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且吸菸年齡愈早,吸菸量愈大,發生肺癌的危險性也愈大。吸菸除導致肺癌外,還可引起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種癌症。飲酒與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腸癌有關,長期飲酒可導致肝硬化繼而可能與肝癌有聯繫。

(2)飲食習慣:平時吃飯的時候也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某些食物和飲食方式可能會導致腫瘤的發生。比如醃製食品、鹹菜等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亞硝酸鈉是一種防腐劑,它與胺在酸性環境下,形成亞硝胺,後者為致癌物質;黃麴黴菌汙染米、麥、玉米、花生、大豆等產生黃麴黴毒素,有致癌作用;煙燻、炙烤食品如燻腸、火腿等可含有致癌物質苯並芘。食品粗糙、長期缺鐵、營養不足時發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險性增加。

生活中,這7類危險因素,警惕引發腫瘤

(3)環境理化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類惡性腫瘤的80%~90%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環境化學因素。目前已證實可使動物致癌的有100多種,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達30多種。城市大氣汙染物苯並芘與肺癌有密切關係,約有10%的肺癌病例由大氣汙染所引起。電離輻射可引起人類多種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4)社會心理因素:獨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導致癌症的發生。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學習過度緊張,不協調的人際關係,兒時的父母早亡、離異,成年後的再遭挫折、喪偶、事業失敗,悲哀和持續緊張壓力等,都是導致癌症的重要社會心理因素。個體的性格特徵與惡性腫瘤也有一定關係,如多愁善感、精神抑鬱;易躁易怒、忍耐性差;沉默寡言、對事物態度冷淡;性格孤僻,脾氣古怪;長期處於孤獨、矛盾、失望、壓抑狀態,是促進腫瘤生長的重要因素。有人將此種性格稱之為“癌症性格”。

生活中,這7類危險因素,警惕引發腫瘤

(5)藥物因素:目前已證實可誘發惡性腫瘤的藥物有多種。如雌激素的長期使用可致子宮頸癌;砷劑可致皮膚癌;放射性核素、藥物碘、磷過多地接觸可引起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氯黴素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亦是白血病的前期病變;環磷酰胺雖可治療癌症,但亦可誘發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等。

(6)職業因素:與職業有關的危險因素如電離輻射、紫外線,以及接觸多種化學致癌物。

(7)病毒因素:目前認為與人類腫瘤可能有密切關係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原發性肝癌)、EB病毒(淋巴瘤、鼻咽癌)和單純性皰疹病毒Ⅱ型(宮頸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