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能好好管理公司嗎?

作者 | 加藤勝美

來源 | 活法


不喝酒,能好好管理公司嗎?


印象中,公司團建、開會總是跟酒的關係很密切,似乎員工和老闆只要能喝到一起去,才能讓公司更好的經營。


前段時間,發生了一則新聞:佛山一陶瓷企業員工喝酒致死,令人痛心的同時,也印證並加深了人們對其的固有認知。


一時間,團隊裡的“酒”文化引起熱議。那麼,在企業管理中,“酒”文化可取嗎?


01 沒必要勉強自己喝酒


先說結論,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喝酒。


稻盛流空巴的著眼點是在輕鬆的氛圍中敞開心扉交流,由此構築信賴關係。

原則上,在同一個場所共享相同的氛圍才是關鍵。


體質明明不適宜飲酒,領導者卻不惜搞壞身體,也要咕嘟咕嘟地大口灌酒,或者強迫不會喝酒的員工飲酒,都是不可取的。


會喝酒的人喝酒,不會喝酒的人手持軟飲料加入空巴就好。


領導者即便自己體質不適宜飲酒,也可以四處遊走,為員工們斟酒。像這樣在細節上下功夫,提升團隊的一體感。


02 不會喝酒別逞強


我在宮崎縣日向市經營一家食品加工機械廠,員工大約70人。


我並不會喝酒。


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水泥相關的公司從事機械設備製造工作,1999年進入了父親創立的日向中島鐵工所工作。


隨後,2001年,我繼承了父親的事業,38歲時出任社長。


加入公司以後,幾乎沒隔多久,我就擔任了領導者。


因此,我的工作資歷比有的員工還要淺。


起初感到很愧疚,帶著這樣的心情,我想拉近與大家的距離,於是勉強自己喝酒,結果搞得一塌糊塗。


為了犒勞員工,我曾經去客戶的機械裝配現場探班。


因為是大年三十,工作結束後就是宴會,席間大家開始四處走動,相互敬酒。


我害怕拒絕喝酒會破壞氣氛,於是硬著頭皮一口喝乾。很快就感到噁心,跑到廁所後,自己就走不出來了。


這件事之後,我在空巴中不再喝酒。


03 真心融入員工,不一定非得喝酒


稻盛流空巴的目的之一是把經營者的思想傳遞給員工。


可是,如果體質不行卻硬喝酒的話,連話都說不清楚,更何況是表達自己的思想。


我認為,既然如此開始就應該向員工公開聲明自己不會喝酒,控制好自己比較妥當。


當然,這並不是要中斷舉行空巴。


因為要加強與員工的親密度可以舉辦賞花會、夏季節、忘年會等甚至可以比一般的公司更加頻繁地舉辦內部活動。


每當這時,我就四處為員工斟酒,徹底扮演聆聽的角色。


我們公司工匠師傅很多,的確有員工認為不一起喝酒就什麼都幹不了。


我接受這種想法,通過讓對方喝酒,引導他們講述平日的想法。


不會喝酒也能舉辦空巴。


空巴是否高效取決於經營者能否真心融入員工,是否具備與員工誠心交流的決心。


只要有這種決心,就能實現空巴經營。


本文摘自《創造京瓷的男人:稻盛和夫》

更多文章,關注卡爾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