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浪漫和詩情去做"人"的教育

用童心、浪漫和詩情去做"人"的教育


用童心、浪漫和詩情去做


成都七日,日日都有讓內心跳躍一下的靈光閃現,陳大偉教授構建的理想教育藍圖、劉大春院長提供的教育教學智慧、姬智老師給予的解決問題的多角度、文翁石室中學展示的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放眼寰宇的大氣磅礴、謝雲老師的禪意教育、李華平院長的看破紅塵愛教育,絲絲縷縷不絕於心。但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李鎮西校長《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帶給我的折服,武侯實驗中學人文管理留給我的唏噓、文翁實驗中學自主管理呈現給我的青春活力。細品其味,讓我產生如此深情的是——做"人"的教育。

人是萬物的尺度。

——普羅泰戈拉

陳大偉教授在建構理想教育藍圖中就提到價值比較和價值排序的問題,教師的價值觀不能指定在學科價值和知識本身,更要有學生自我價值的認識、學生人際關係的認識。這些價值的比較和排序就是教師不同價值觀的體現。把學生的成長和能力的形成這一價值排在首位的教室就實踐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他還說: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存在狀態,讓學生經歷美好的課堂生活(提升學生學習生活質量)為學生幸福生活奠基;改善教師在課堂上的生活狀態,創造教師的幸福生活,就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人的主體性,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深入瞭解學生的現狀,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教學終極目的。

應該怎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本思想呢?

首先是人本思想的引領。武侯作為一個城鄉結合部學校,能辦得如此風生水起,教師學生幸福而安然,都源自於李鎮西校長的教學思想。他提出的理念"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追隨他大半個教育生涯,他提出的教師應該有浪漫情懷,教育就應該是浪漫的!影響了武侯實驗中學的幾代師生。他提出的思考"我們要將怎樣的三年時光,留給孩子們未來的記憶"啟迪了多少教師的教育之路。我們來看看武侯實驗中學的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提供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

辦學目標: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培養目標:健康、善良、正直、睿智的現代公民

辦學特色:自主德育 民主課堂 藝體並重 多元成才

我想正是有李鎮西校長人本思想、浪漫情懷的的引領,再加上武侯以人為本的辦校理念的指導,才有了武侯人對生命、對生活、對學習、對校園的無比熱愛和驕傲。

其次是校園環境的薰染。走進武侯遠遠地就看看到"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一行大字高踞在教學樓的左側,一種教師的價值感油然而生。進入校門就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育是人學,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紅色的大字刻在正對著大門的地方,提醒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熱愛兒童、尊重兒童。走進教學樓,每個班級的牆面宣傳欄上都有一句名言和一個孩子的頭像,詢問武侯的老師,才知道每個班級的名言都是學生自己的作品,那頭像即是孩子本人。在這個學校的每一個地方都彰顯尊重。對人性、對童真、對生命的尊重。再看文翁石室這所坐落在成都文廟建築群中的有著千年歷史積澱的文化名校,紅磚綠瓦,飛簷紅柱,推開古樸的大門,高大的榕樹下季羨林老先生親手提的"古今一校,揚輝千秋"八個金字在巨石上熠熠生輝。文化的氛圍古樸的味道沁人心脾。步入校園,學生社團的宣傳欄、學生活動的介紹書、從校運動會的吉祥物設計、會徽的徵集到紅樓夢的人物介紹,再到校園好聲音的徵集令,五花八門的活動、青春洋溢的校園。沒有看到衝刺高考、拼搏無悔的豪言壯語,沒有聽到高考在即、命懸一系的衝鋒號。青春的氣息混著歷史的濃郁,處處彰顯著人性的文化的光輝。有人才有文化、有人味的校園是生命的校園。在這樣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的薰陶浸染下,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孩子定然都會呈現自信、蓬勃、健康、向上的生命狀態。

再次是有效自主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是人本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烏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麼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我們應該去尊重學生內心的需要,從而激發起他們願意學、願意做的動力。文翁實驗中學的學生自主管理讓我們領略到了"無為而治"的魅力。他們建立了一個具有未來意義的學生成長的機制,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在制度的保證下參與學校的服務與管理。實施了自願報名、演講競選、學生投票選舉產生"學生執行校長"的制度、實施了學生會部長項目工作責任制(晨間紀律、環境衛生、板報宣傳、學生食堂、課間操狀態)、實施了全校各班輪流"示範生值周制度"和小教師工作制等,通過學校設置的這些服務與管理平臺,全校100%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得到鍛鍊,通過這些具體的服務與管理實踐,學生的自信與大方、自律與自悅、守時與守紀、責任與擔當已經初顯。如我們參加的升旗儀式,整個升旗儀式由學生自己完成,從臺上的主持、升旗、發言、倡議、執行校長總結,到臺下的巡視、巡檢,秩序井然。學生彷彿就是學校的主人,他們自信地參與一切活動中,又能在活動中做到自律、自悅。又如35分鐘的間操,學生在清脆的哨聲中,隨著廣播的韻律自由地在操場上奔跑,矯健奔放,一股青春的力量撲面而來,這是一幅動人的畫面。35分鐘,沒有嘈雜、沒有打鬧、沒有人呼三喝四的指揮,只有張揚的個性,釋放的青春。讓人動容的自主管理呀,這就是尊重人性的魅力。

再來看看武侯自主學習的民主課堂,"民主課堂"的基本流程:第一步:自學: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便於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第二步:討論:學會合作、優勢互補。第三步:展示:給學生以話語權,讓不同的思想在教室裡碰撞。第四步:檢測:知識、實驗過手,堂堂落實。在討論一環節中,依據學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這一生理特點而設定的站立討論,可見關注學生的理念已細到一個姿勢;展示的形式和展示的時間也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可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理念的處處落實;課堂上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喜笑顏看的表情、響亮的聲音、大膽的質疑、激烈的討論無不告訴我們以人為本的課堂讓學生的生命更加的釋放,讓學生的青春更加的蓬勃。

李鎮西校長對民主課堂的理解是"民主課堂"要充滿愛心,尊重個性,追求自由,體現平等,重視法治,倡導寬容,講究妥協,激發創造。是建立在師生人格平等基礎上的課堂,是以師生積極交流對話生成為主的課堂,是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的課堂,是充滿生命幸福與人性光芒的課堂。它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與潛力的無限信任,意味著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和個性。教師要讀懂學生。

其實,真正的人本教育就是要讀懂孩子,尊重孩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需要層次說"中指出:"青少年時期的需要主要處於愛和歸屬的層次。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在需要方面的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社交、歸屬、認可、得到愛和給予愛、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等"。怎樣尊重呢?陶行知所說:"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謂"會變小孩子",就是用童心去感受童心。一個真正的教育者,總是有著純真的童心,並能夠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大腦去思考,用兒童的感情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每一個孩子,才能尊重每一個學生。教育不能沒有分數,但如果這個分數對某些孩子來說的確無法獲得的時候,請記住,我們還有比分數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東西------那就是對人性的呵護。李鎮西校長就是用他的浪漫、他的詩情、他的不老的青春譜寫著他對教育的赤誠,鑄造著他的教育桃花源。

總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教師本人要有豐富的人文情懷,對學生充滿關愛,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和有效地服務學生,對生活充滿激情,對工作充滿動力,對人生充滿嚮往。常言說,只有幸福快樂的老師,才能教出幸福快樂的學生。教師的幸福,不是來自各種榮譽,也不是來自晉升,而是來自學生的信任和愛。 。幫助孩子成長,也是幫助自己成長;成就孩子,也是成就自己。在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的職業更加精彩,我們的生命更加明媚,我們的人生更加輝煌。從這一點上來講,"以人為本"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