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這幾天去晉北原平的田裡看了看,基本都在忙碌著播種前的整地、除秸稈、澆水、送糞,有的已經撒了肥,準備旋耕播種了。其實這日期也就上下不差十來天,我專門看了看澆水的地,問了些關於澆水的問題,發現還是有人不是怎麼懂澆水的時間點控制,這裡簡要補充一下。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晉北原平張村農民播前澆地


一、玉米澆水的幾個適宜點

一說起玉米田澆水,各有不同,這裡以北方春玉米為例。在現在的4月中下旬,基本上已經地溫起來了,可以播種了,但又遇近幾日有降溫降雨,播種就又得往後靠一下了,這樣最保險。而澆水則在清理完田裡的秸稈以後進行,而這次播種前的澆水就是最為重要的一次提苗補墒了。

按照北方春玉米的用水情況,一般應該播種前澆水一次,在拔節到抽雄時澆水一次,在抽雄到灌漿時澆水一次,在灌漿到成熟澆水一次,在秋後冬季澆水一次。有人說了,這要澆5次水,累死寶寶了,好像誰家的水不掏錢似的。其實,這只是理論上的澆水適宜點,播前澆水都很明白,必須在土壤水分達到60%左右才能出全苗,而從播種到拔節期是需要大約玉米整個生育期水分需求的20%。

在民間真正的澆水次數一般在2-3次:

1、播前澆水

播前澆水已經成了大眾認可了,需要提醒的是這次澆水一定澆到位,最好不要澆到地皮溼一曬就幹,這樣很容易在出苗後出現缺水現象。而在玉米出苗到拔節期間需要做蹲苗動作,這時候玉米重在紮根,長苗為輔,但是水分不能少,只能靠播前澆地的水分來支持,所以播前澆水非常重要,一定要澆到位。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大喇叭口期澆水


2、大喇叭口期澆水

玉米拔節到抽雄是個非常需要水肥的時刻,為了使根莖葉迅速生長,需要大量的氮元素補充,一般會補充15-20公斤尿素,而在此期間也需要全生育期水分的30%左右,而且土壤持水量在達到70-80%,也就是說這個時期需要土壤溼潤,而在這個抽雄時期雄花抽穗發育,雌花抽絲,是需要一個配合,如果雄花生長與雌穗抽絲生長時間間隔太長,則會出現授粉不良現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田間溼度不夠造成營養運送不暢快造成,老百姓往往稱這種現象叫“卡脖旱”,關於這個時期的卡脖旱我們下面還有相關介紹。

3、灌漿期澆水

這個時期仍然是土壤持水量達70-80%的時期,意思是這個時候需水量仍達玉米整體生育期需水量的25%左右,因為玉米灌漿期包括之前的授粉、孕穗,後期的灌漿成粒,以至再後期的玉米成熟,時間段是比較久的。而正因為玉米成熟後其籽粒水分一般還是要達到30%左右,而高水分的玉米其籽粒水分可達40%左右,可見玉米水分的儲存度有多高。在灌漿期如果水分不夠,明顯的反應就是籽粒乾癟,幹物質運送不快,反而還影響幹物質的形成。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苗期澆水,以小水為好


二、苗期澆水好不好?蹲苗期澆大水肯定受害

為什麼我們把苗期澆水單獨列出來,因為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比較為難,又怕水不夠,又怕水過多,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面對出苗後的玉米生長,有人總感覺它長得還是那麼慢,那麼急迫想讓苗子長大的心情都是特別能讓人理解的。但有人播前澆不透水,播後或者苗期大水漫灌才是極其錯誤的,其結果會是種子被沖掉或者衝得更深,或者因漫灌使苗期的玉米根部溼水過重、空氣流通不暢而根系紮根不深,導致後期穩定性不強抗倒伏能力弱,或者直接根腐病發生。

這也就是說,拔節以前的玉米還是在保持一定水分的情況下,不做拔苗助長的事為好。在播前沒有澆水到位的時候,堅決不能再大水漫灌,只能細水長流,保持溼潤,但堅決不過量,叫玉米度過安全期,根系長好了,再突擊施肥澆水長莖稈葉片。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卡脖旱,雄穗吐絲不暢,時間不正常


三、怎麼預防卡脖旱?灌漿期用不用澆水了?

簡單說,“卡脖旱”是指玉米抽雄前後,抽雄與吐絲被卡,可能雄穗抽不出來,可能雌穗吐絲慢一些,最後的結果就是抽雄吐絲不在同一時期,授粉就出現問題了,這是個直接影響玉米產量的大問題,老百姓視這種卡脖旱現象為天氣大旱,水分供應不上。

其實當出現卡脖旱的時候,肯定是水分不夠影響了玉米抽雄吐絲,營養也會因水分不夠而出現斷供現象,農民經常防治的方法就是葉面噴施肥或者人工授粉來補救。但這樣一些補救措施仍然是不如提前澆水來得好。當然瞭如果是旱田那就另當別論了,當然了旱田也是有辦法的,下面會介紹到。

同樣的道理,玉米到了灌漿期還是需要澆水的,這是決定玉米產量的關鍵時期,足夠的水分是取得高產的重要條件,有條件還是要注意在灌漿期補水為好。

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儘量能等到有雨過來,就不去專門澆水,這是對的,畢竟玉米也就是一種大田作物,單價也不高,能省一點水費就省一點。可是老天往往會跟人作對,在北方7、8月份的時候就是不好好下雨,最讓老百姓心急難受了,可試想一下,水地還是能澆上,那旱田不是更讓老百姓沒的辦法嘛。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田澆水,注意時間,除中午外時間為好


四、澆水時間怎麼確定?澆什麼水最好?

關於澆水時間,相信大家普遍會認同不在35度以上的大熱天氣中午去澆水,這樣的不良反應主要在於這時趁熱澆水時,水分蒸發會快,澆地效率會降低,也許為了趕時間會澆不到足夠深度,只起到地皮溼的作用,而且很快會在高溫下蒸發使土壤形成板結化,反而對於土壤透氣產生不良影響。

所以澆水還是在除去中午高溫以外的所以時間進行,即使麻煩一些,也是對玉米和土壤有好處的。

而據老百姓的實踐經驗,河水是最為優質的水源,人常說活水更養人,也是有道理的;水澆地更多的是井水,相對於河水來說水是更清淨,但比較陰冷,就如那句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井水中的微生物也會相對較少,這也是相對於河水來說差一點的原因吧。不過河水和井水還是農業灌溉最為常見的水源報,其它的排汙水則最好不用,避免重金屬被澆進農田破壞土壤狀態。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滴灌設施,方便苗期及各時期隨時供水還省水


五、最好的澆水辦法:噴滴灌

前面我們聊了那麼多關於玉米澆水的時間呀、澆水的量呀、澆水的方法呀,其實大家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大水漫灌給土壤帶來一些問題,比如離管子近的地方水滲透多,離管遠的地方水滲透少,也就是滲水深度不一致。還有在苗期時會有更多苗被沖壞,影響根系發育等現實問題。在玉米抽雄吐絲期和灌漿期不知該怎麼配合雨水進行,不知道怎麼才能省工省費用。而現在的噴滴灌設施就給農民解決了這個難題,我感覺還是利用一下為好,特別是乾旱地區。

噴灌暫且不說,滴灌玉米最大的好處就是省水且均勻,隨時可以放水,費用也不高,有的可以連年使用,有的是一次性的,投資也不大,這給經常被7、8月份乾旱帶來麻煩的農民來說真是個福音,而且據使用過的農民講,是真的划算,特別是旱田效益更佳。對於苗期補水也成為了可能。


玉米田澆水有講究,蹲苗不大澆、嚴防卡脖旱,你都做對了嗎?

玉米噴灌設施,非常方便


以上就是最近我走訪晉北地區玉米耕作澆水情況後,感覺有必要在玉米播種以前跟大家聊一聊玉米地澆水的事。雖然是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問題,但只是想通過此文讓農民朋友理解玉米冬澆地的好處、春播前澆地的必要性、避免“卡脖旱"的方法,同時介紹噴滴灌在玉米田的應用,相信總有一點是您認為有用的,這也就達到了我的寫作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