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入門不發愁,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讀好書。提起詩詞,很多朋友都非常有興趣,但是詩詞好讀好背,卻不好理解。很多朋友對於詩詞好在哪裡,總是迷迷糊糊,半知半解,有時候覺得一首詩很好,卻又不知道好在哪裡。

詩詞入門不發愁,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看書16年的老書蟲。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詩詞入門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對於詩詞有進一步的瞭解。

第1本,王國維《人間詞話》。

王國維和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並稱為國學院四大導師,在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造詣,學問之淵博,成就之巨大,令人嘖嘖稱歎。

王國維除了學術成就,本身也喜好詩詞創作。他的詞作風格多樣,而文字典雅,用情頗深,讀來並不遜色於詩詞名家。同時,王國維也寫了《人間詞話》,品評歷史上的眾多詞作,表達了他對於詩詞的看法。

詩詞入門不發愁,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

首先是境界說,王國維認為詞應該以“境界”為第一,王國維從文學談到人生,提出了三種境界,分別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段話值得我們銘記,確實發人深省,啟發良多。然後王國維還提出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對於我們理解詩詞有了進一步的指導。比如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是有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我之境。

同時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對李煜、韋莊、溫庭筠、蘇東坡等人的詞,都有精到的品評,妙句迭出,讓人對於詩詞的欣賞有更開拓的視野。大家不妨親自找一本《人間詞話》來看看。

第2本,龍榆生《詞學十講》。

如果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還帶有傳統詩話的那種寫意揮灑的特質,那麼這本《詞學十講》就更多系統的闡述,更多清晰的定義。這本書雖然字數不多,但是論述的東西卻相當有用,使人用豁然開朗的感覺。

詩詞入門不發愁,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

龍榆生闡述了唐宋詩詞的發展規律,句度長短與表情關係、對偶、結構、欣賞和創作等十個方面,綱舉目張,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詞學淵源、選調、作法等內容,讓讀者對於詞有了更多理性的認識。

這本書篇幅雖短,但是脈絡清晰,細微之處見真章,在閒暇之餘看看這本書,能夠收穫很多的詩詞知識,就好像是一盞燈,低頭時豐富自己,抬頭時努力前行。

第3本,王力《詩詞格律》。

前面兩本書主要是詩詞的欣賞,而這本書則主要針對詩詞的創作。有些朋友看了很多詩詞作品後,忍不住手癢,想要寫詩了。但是不少朋友寫的都是打油詩,甚至於平仄不分,雖然自娛自樂也挺好,但是被行家看見了,反而會被認為半瓶水,貽笑大方了。

所以對於真心愛好詩詞的朋友,還是建議大家讀一讀這本《詩詞格律》。格律對於詩詞而言,那是最基本的東西,如果一首古詩沒有了格律,那就不成其為古詩了。

詩詞入門不發愁,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

雖然紅樓夢裡面的林黛玉曾經說過:“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但這只是破格之作,一般情況下,詩詞作品仍然要遵守格律要求的。

這本《詩詞格律》,對於詩詞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有明確的解釋,比如說韻腳、平仄、對仗這些知識,看了後一目瞭然。

同時這本書對於拗救、一三五不論、犯孤平、粘對、換韻、古體詩的平仄這些知識也有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讀者能夠更好入門。對於喜歡詩詞的朋友而言,這本《詩詞格律》那真是寶貝,沒事的時候瞅一瞅,寫詩時候看一看,相信會大有裨益的。

詩詞入門不發愁,三本出自大師之手的國學好書,讓人學有所得

大家心目中還有什麼好書呢?歡迎留言哦。讀書使人進步,希望大家多多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