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養,從來與學歷無關!

查理德菲爾說:“所謂從禮待人,即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對待於別人。”

很多時候,教養就是,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用這種方式去對待別人。

01

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教養,除了能推己及人,還要能清楚的認識自己。

最近,一位博士夫妻在《相聲有新人》中怒懟郭德綱在網上走紅。

剛開始,這位男博士先拿著他帶來的三本書送給郭德綱,先簡單的說了一下這三本書,最後指著其中一本書對著郭德綱說:“你能看懂這本書就不錯了。”

之後更是很狂妄的說:

“您不認識我們,今天就讓您認識認識。”

之後說的一系列的話更是令人反感:

“咱別老相聲相聲,咱說說真正的中國的相聲。”

“我真的很後悔,不應該參加您這一組。”

“我覺得我們才是真正的《相聲有新人》。”

“咱們走著瞧,今天是您不讓我們過,明天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也許就是我們。”

場上的觀眾估計早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在郭德綱沒讓他們過的時候全場都站起來鼓掌表示贊同。

且不說他的公式相聲講的好不好,就衝著他的這種狂妄自大沒有教養的樣子,衝著自己是博士會寫公式,然後一個勁的冷嘲暗諷,就讓人很反感。

有一句話說的好:教養與學歷不成正比。

02

之前曾有過一個新聞:

某大學的教授,因為環衛女工人擋住了他的行車道路,然後這位教授竟然對著環衛工人晦氣了拳頭,連踢帶打的,打的這位環衛女工人身上多處傷口。

甚至邊打的時候邊大聲嚷:“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這事一出,當時就有很多人評論:

“教養不與學歷成正比。”

“教養可以彌補學歷上的不足,而學歷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

無論是什麼人,只要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專業,維持好自己的教養,那麼,這個人就值得尊重。

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認為自己學歷文化高而高高在上沒有教養,那麼就算再多一籮筐的學歷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歌德說過: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認低於我們的事物高於我們,也是一種美德。”

這次在節目中郭德綱就很令人敬佩,遇到這對博士夫妻的叫板,不僅沒有生氣,還很坦然理性:“你說的有你的道理,藝術這個東西,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代表我此時此刻的看法,你認為你的公式相聲好,對,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並不打擊你,我也認同你。”

但是,之後這對博士夫妻能不能坐上郭德綱的位置尚且不止,但是如果真有一天坐上那個位置了,還是這樣一幅沒有教養的樣子,我相信大家也不會買賬。

03

陳道明說過:“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所以在一次宴會上有人起鬨逼迫讓女演員跳舞的時候,他會出聲怒懟為女演員講話。

這就是教養,推己及人,能顧及到他人的心情,發自內心的尊重每一個人。

之前胡歌在參加活動時,一位粉絲拿出一本書,因為媽媽是癌症患者,很喜歡胡歌,希望胡歌能寫句話鼓勵她,胡歌二話不說就直接跪趴在地,在書上認真的寫下“祝早日康復”五個字。

在節目中,因為採訪一位上了高齡的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董卿三次跪地採訪。

什麼是教養?這就是教養。

咄咄逼人並不會讓人信服,禮待有加才最讓人誠服。

有教養的人,無論出於何種學歷、地位,他至始至終都是有教養的人,而沒有教養的人,再如何經過包裝修飾,也始終尖酸刻薄。

之前,李嘉誠請吃飯的事情,讓不少人心悅誠服。

他請的客人,很多都是商界鼎鼎大名的企業家,當時大家都在猜測,李嘉誠會怎麼安排宴席的座位呢?會怎麼安排才能讓大家滿意,不覺得尷尬呢?

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他讓每個人以抽籤的方式來解決就坐的位置,並且自己輪流在每張桌子坐15分鐘,保證每一座的客人都能與他分享交流。

這次的宴會,不搞特殊化,也沒有按照資歷地位進行排座,給了每個人最好的尊重與平等的對待。

最好的禮貌與教養不過如此:不論你身處何種地位,都能推己及人的為每一位人著想,發自內心的尊重每一個人,設身處地的為每一位人考慮。

好的教養,從來與學歷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