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是養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財商的故事


我教育孩子不是言傳而是身教!

我每天回家和孩子融洽在一起,做遊戲,下棋,玩拼圖!週末陪孩子到圖書館靜心閱讀!陽光明媚的天空下我和孩子們在一起打球!跳繩,跑步比賽!一陣陣歡笑,一聲聲叫喊聲,讓我做父親的也回到了童年!

在學習上都在各自的房間工作!我在我房間寫我的日記,孩子在自己的書房寫自己的家庭作業!彼此心照不宣!由於從小愛上閱讀,詞語豐富!作文常出彩!字、詞、句理解透切,所以數學作業很快很輕鬆完成!英語更是背誦流暢!這一切都是孩子自律完成的!我只是用心陪伴!而陪伴孩子時,孩子有求我就必應!同時我也在做我自己的事,當然不是看手機、電腦、電視,(家裡也沒有電腦,電視很少看,偶爾過節陪孩子還有來客看看!)而是我做完家務後,默默看書寫字!如今我寫了二十多個日記本,看了一千多本書!孩子看我寫這麼多的日記本驚訝地直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想我的教育目標達到了!現在孩子在市九中年級一千多學生讀初二,班裡五名!從小學到初中沒補習,更沒上過補習班!我心也寬慰了!


大衛61318579


Hello大家好,我是育兒讀書樂,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優秀的孩子既要靠養,也要靠教,教和養是相輔相成的,緊密結合,缺一不可。

(1)良好的家庭環境。孟母三遷,可見環境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給孩子提供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有必要的。如果父母經常吵架,毆打辱罵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靈就會遭遇創傷,變得膽小自卑,給童年留下陰影。

(2)從小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以及未來的道路都有深遠的影響。閱讀能激發兒童的思考、創造力,能更好的生活。堅持親子閱讀,發揮父母的語言,幫孩子更好的解釋這個世界。

(3)積極肯定和讚美孩子。當孩子表現好時,要多給予表揚,表揚也要注意技巧,儘量避免表揚結果,要表揚過程,比如說:“通過你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你真的很棒。”要誇努力。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越表揚,越努力。

(4)多用啟發式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通過提問,家長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鼓勵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孩子思考後果。把主動權留給孩子。要相信孩子,他們具備解決問題的潛力。

(5)用情感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理解並表達出孩子的感受,讓他們體會到父母是理解我們的,然後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給予正面的詞彙。


育兒讀書樂


成長遠比成功更重要,培養孩子如同種樹,只有先在根上滋養他,然後以品德之養分來灌溉,孩子才能長得枝葉繁茂,離陽光更近一些。

中國父母的悲哀就是,你越無私,孩子越自私。你奉獻的越多,孩子越不懂感恩,越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相反,還慣出不少壞毛病,懶惰、虛榮、不上進……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是問題父母。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沒有天生自私的孩子,如果有,一定是父母用錯了方法。 別把孩子培養成冷漠自私的白眼狼,不妨試試從改變你自己開始:

1)給孩子勞動的機會

父母“自私”一點,懶一點,讓孩子做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端菜盛飯、洗碗、倒垃圾等。只有讓孩子勞動,他也才能感受到奉獻的樂趣,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再大點兒,給他創造些吃苦的機會,發傳單、賣報紙、擺地攤……體驗掙錢的艱難,體諒父母的不易,才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2)父母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首先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俞敏洪母親在下暴雨時,帶兒子先收鄰家的稻穀,就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樂於助人。

你想要孩子樂於助人,那你首先就要以身作則,從細微處入手,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公交車上讓座,乘電梯時留門……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影響。

3)表達你的需要,表揚孩子的愛心

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於濃烈時,感覺會迅速遲鈍麻痺。

父母一味付出不求回報,孩子會變得麻木,會覺得你根本就不需要他的愛。

所以,別隻是付出。當你疲憊、生病的時候,不必刻意隱瞞。試著將你的真實感受告訴給孩子,讓他知道你需要他。

愛,是相互的。只有他知道自己被需要,他才會付出愛。

愛,是一種能力。孩子懂得關心父母、關心他人的能力要通過有意識的訓練才能得以提升。自私的孩子,追根溯源,就是父母沒有給他愛的訓練。

不要剝奪孩子愛的能力。當他奉獻愛心的時候,哪怕只是一點點小事,和父母分享一個小蘋果,你也要及時表揚,強化他的好行為,也讓他體驗關心他人的樂趣。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他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

別愛得太滿,別付出太多,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體驗人生,你才會收穫一個愛心滿滿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