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改善農村三留問題?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三留問題?如何改善?這個問題還要從根源說起。

我說一個在農村長大的人,看到了也聽到了很多關於三留的事以及帶來的影響,有的很惋惜,有的很氣憤。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三留問題指的是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其實這三類人群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留守婦女,常年操持家務,農活也得管著,教育孩子、贍養老人,一個幫忙的人都沒有,即使有了幫忙的人,沒準還會引起村裡的風言風語,所以留守婦女很艱辛也很無奈,到處都是眼睛在盯著,一丁點的錯誤都會被放大。

另外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每年見父母的次數很少,他們感受不到婦女的愛和保護,也無法非得到父母的教導,常年跟著爺爺奶奶,雖然生活無憂,但心裡成長上我覺得是有欠缺的,一般的留守兒童都是農村較多,他們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沒有很多的玩具,他們的童年是比較令人心酸的。

留守老人是常年見不到兒女,年紀大了還要兼顧家務還有農田裡的活,還要照顧孫子孫女,很辛苦也很無奈。

所以三留問題必須引起重視,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農村經濟落後,青壯年不得不外出打工。我國現在鼓勵回鄉創業,將來大批青壯年回鄉創業了,三留問題也就得到了根本解決,但是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農旭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年輕人大量外出就業,繼而出現“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簡稱“三留守”。事實求實地說,農村“三留守人員”的確存在生活生產困難,學習教育困難等問題。改善“三留守人員”生活條件,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的確迫在眉睫,我建議:

一.借鄉村振興發展三農之機,吸引農民迴歸。外出農民回來了,三留守人員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三農發展。

三.國家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助推三農發展。

四.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加大反哺三農力度。


老而不死


農村的“三留”問題普遍存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這些“三留”人員是農村人口的主體。其中以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居多。

近些年來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的比例越來越多,在家種那一畝三分地已經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年輕人選擇了進城務工多掙點錢補貼家用,把老人孩子帶上在城裡負擔太重,剩不下錢,沒有辦法只好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們帶著。

這些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缺少父愛母愛,又缺乏正規的教育,農村這些老人文化水平偏低,很難跟上形勢的發展趨勢,只能以自己舊的傳統文化來教育孫輩,這就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知識面,使孩子們本該學到的知識十分有限。

在家的留守的婦女多數是孩子小、在城裡和愛人一起住負擔過重,為了節省經濟支出不得已離開丈夫在老家居住。

留守的老人們是因為年歲大了,打工沒有人用,在兒女身邊增加經濟負擔,無奈在家裡種那一畝三分地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費用

如何改善農村“三留”問題?這就要求各級政府部門提高對農業的投入,大力支持農村社辦企業,使農民在家附近有工可打,這樣會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同時在城裡重視農民工,給他們創造一個好一點的條件,使農民工的子女能進幼兒園接受早期教育,會促進“三留”人口的有效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