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校長咋成了二百五(小小說)

二百五乃是傻頭傻腦,不明事理,又倔強莽撞人的代名詞。說一千道一萬,也與侯校長沾不上一點兒邊兒。可一場經歷,還真讓猴精猴精的侯校長成了名副其實的

二百五

那可是十七八年前的事了。因地方經濟入不敷出,老師的工資一拖再拖,這僅靠工資吃飯的人,半年見不到該得的一分錢,實在無法忍受,哪有心思去認真上課,紛紛要求校長允許或默許罷課,以向地方政府施壓,解決這靠正當渠道反映而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小學校長,大小也是兵頭將尾,這樣違法亂紀之事,豈能允許,只能苦苦哀求老師千萬別胡來,還是以忍為好。

校長也是人,也需要吃飯穿衣,需要養家餬口,再說這煎熬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兒,鄉長連個準信兒也沒有。畢竟這吃飯養家比這再小不過的官位重要,細細權衡,最好的辦法也只能裝聾作啞了。

因為已有外地因拖欠工資罷課的消息不斷,鄉長把杜絕罷課事件發生,當成全鄉頭等大事來抓。在校長工作佈署會上,鄉長親自訓令,要求全體校長保證各校教學秩序正常進行,做好教師中刺頭和二百五的工作,校長更不能當這二百五。哪個學校出現罷課,就處理校長。這全鄉二十多位中小學校長,自然在一方大員面前信誓旦旦,保證不會罷課。

可這群聰明人,卻言行不一,對頂頭上司也耍起了滑頭,任憑全鄉教師串通密謀行事。

這侯校長老奸巨猾,早有了萬全之策。當全鄉統一罷課當天,他正在臨縣一學校與人家交流學習呢!

這不發工資,上級體會下級的難處,自然不會追究。這罷課可捅了大漏子,鄉長少不了被縣長罵個狗血淋頭。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螞蝦。鄉長又把這一群校長召集在一起,解解心頭之恨。逐人追問,皆說事先無跡可尋,撇得乾乾淨淨。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沒有不透風的牆。懲除普通教師,有違法理,可免職幾個小小的校長,那只是一句話而已。於是,鄉長派專人調查這些校長近段時間的行蹤,終於在縣城一家餐館找到了幾個小學校長參於罷課的證據。餐館老闆向鄉長透露了幾個像是校長的人,在一起就餐時談到該鄉老師準備罷課的事兒,並把穿戴長相介紹得清清楚楚。

兩位校長平常穿戴別緻,對號入座,這禿子頭上的蝨子,明顯得很,其中一個就是小有名氣的侯校長。再查當日該校情形,他又不在學校。

侯校長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更增加鄉長對他的懷疑,認定他就是這次罷課的主謀。

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教育部門人事調整時間,新制定了中小學校長年齡限制的一刀切規則,真可謂量身定製,這春風得意的侯校長,自然下了臺。

緊接著又是實行教師聘任制,這幾年沒教過課的侯老師,又成了學校唯一的落聘者。

落聘了,沒了工資更理所當然。縣裡要求,凡是落聘者,發給適當的生活補貼。這鄉長大筆一揮:侯某某,每月生活補貼貳佰五拾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