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臨死製造了一個“二百五”的典故,故事中誰是“二百五”呢?

蘇秦遊說六國合縱成功後,六國封相,煊赫一時。沒想到,他臨死又突發奇想,製造了一個“二百五”的典故,影響深遠。

六國合縱成功後,秦國有十五年不敢進攻六國。後來,秦國派使臣欺騙齊國和魏國,聯合兩國攻打趙國,趙王責備蘇秦。蘇秦恐懼,請求出使燕國,說是要報復齊國。蘇秦來到燕國,與燕國太后私通被發現,害怕被殺,又讓燕王派他到齊國當臥底。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齊國,齊宣王任他為客卿。

後來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位,蘇秦就勸說湣王辦葬禮大肆鋪張,顯示自己的孝道;之後又讓湣王建築宮室,開闢園林,彰顯自己的威望。其實蘇秦的目的是為了搞垮齊國,從而有利於燕國。齊國的士大夫有許多人和蘇秦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身受重傷。齊王派人捉拿兇手,沒有找到,蘇秦臨死為齊王獻上一計。

齊王命人把蘇秦在鬧市五馬分屍,貼出告示,說蘇秦是燕國的間諜,在齊國陰謀作亂,不知道哪位義士為民除害,刺殺了蘇秦,齊王要獎勵黃金千兩,請除掉蘇秦的義士前來領賞。告示貼出後,有四個人跑來領賞。這四個人被帶到齊湣王面前,湣王問他們:“蘇秦到底是誰殺的?”四位“義士”都爭著說是自己殺的。齊湣王說:“那這樣吧,這一千兩黃金,你們每個人二百五吧。” 四位“義士”都說“好”。於是齊湣王下令:“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的說法由此誕生。

蘇秦臨死製造了一個“二百五”的典故,故事中誰是“二百五”呢?

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二百五”的故事表面上很好笑,其實蠻可悲的。

首先,製造了冤假錯案。蘇秦看起來很聰明,但其實,無非找了幾個替罪羊為,真正的兇手顯然逍遙法外。貪財自然不對,但罪行至死嗎?

其次,嚴重損害了齊國的公信力。冒充、說謊自然不好,但你齊王的手段又怎樣?實際上也包含欺騙,暗藏陷阱。貧民百姓說謊是個人行為,當權者陰謀使詐,喪失的可就是公信力了。

第三,更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是,這件事情有獲勝方嗎?如果百害而無一利,那麼,誰是“二百五”呢?冒充刺客領賞的四個人被殺了,還被扣上了“二百五”的帽子,流傳至今。齊湣王使用陰謀欺騙百姓,失去了百姓的信任。那麼,蘇秦自己呢?得到了什麼?得到的是五馬分屍的處罰,卻沒有找到兇手。更為好笑的是,蘇秦死後,他作為燕國臥底破壞齊國的大量事實也逐一暴露。齊國得知了這些秘密之後,對燕國惱羞成怒,新的矛盾又誕生了,燕國同樣沒有好處。

這樣說來,這個“二百五”的計謀看似聰明,其實相當愚蠢,而且後果嚴重。愚蠢到百害而無一利,損人而不利己,所有的人沒有贏家。嚴重到故事包裝了一個滑稽的外殼,容易矇蔽世人不知反思,止步於殘忍麻木的一笑!這個陰謀的製造者——蘇秦,聰明反被聰明誤,何嘗不是“二百五”呢?

蘇秦臨死製造了一個“二百五”的典故,故事中誰是“二百五”呢?

損人不利己

甚而至於,我們回顧蘇秦的遊說歷程,發現蘇秦自以為聰明,早就把別人當“二百五”,能蒙就蒙,能騙就騙了。

他遊說周顯王,吃了閉門羹,所以我們不知道他遊說周顯王是什麼主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不同於遊說秦王,也不同於六國之君。遊說秦惠王吞併天下,稱帝而治,秦惠王不待見他。蘇秦才退而求其次,遊說六國合縱抗秦。在遊說六國的時候,蘇秦好像都是在為對方考慮,其實他的遊說,既不是為了周顯王,不是為了秦國,也不是為了六國,都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完全談不上什麼原則和正義。他只強調秦國對該國的威脅,事實上,秦國對六國有威脅,六國之間同樣互相有威脅。他只強調聯合抗秦極為有利,其實,聯合抗秦有利,自然也有害。可見,蘇秦顯然是在有意誘導,對六國的君主普遍具有矇蔽性。這樣說來,他早早地就把其他國君當作“二百五”,只是周顯王、秦惠王、趙國國相奉陽君沒有被他忽悠,六國的國君出於自己的安危考慮,被他說動了。

蘇秦臨死製造了一個“二百五”的典故,故事中誰是“二百五”呢?

蘇秦遊說

這樣看來,蘇秦把別人當作“二百五”已然成為習慣。後來,縱散約敗,他繼續騙趙王,說是為了報復齊國出使燕國;在燕國遇到危險,說是自己到齊國對燕國有利;來到齊國,又冒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齊國;在齊國,他讓齊湣王重辦喪禮、大興土木,為的是搞垮齊國;被刺客重傷,臨死又出一個騙人上鉤的損招……這一系列的舉動,不是蒙就是騙。問題是,把別人當作“二百五”效果如何呢?

蘇秦曾經輝煌一時,六國封相,後來卻是東躲西藏,最終在爭權奪利中被人刺殺,死後還被人發現是臥底。司馬遷說他:“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南宋鮑彪在《戰國策注》中說:“(蘇)秦之自刺,可謂有志矣。而志在金玉卿相,故其所成就,適足以誇嫂婦。”說到底,蘇秦忽悠別人多年,無非曾經讓嫂子、老婆佩服。至於其他的意義,似乎很是寥寥。

正如我們說商鞅,愚民的人最愚。同樣,把別人當“二百五”的人最終證明最“二百五”。鑑定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