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近日,熱播的真人秀節目《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播出,蕭敬騰,華晨宇,吉克雋逸,袁婭維,周深,五位傑出的青年歌手在舞臺激勵展現自己的唱功。最後,華晨宇憑藉出色的實力和高人氣榮膺歌王稱號。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這檔節目一直備受關注,一大批職業歌手和明星,在舞臺上為我們帶來聽覺盛宴。說起這檔節目,不得不談一下年輕人對華語樂壇的影響。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上一屆《歌手》節目,冠軍是劉歡,他是一位"元老級"的音樂人,他對音樂的評判和創作也得到了大部分群眾的認可。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大家也許會發現,從上一屆的《歌手》來說,不管是劉歡,還是楊坤,還是齊豫,他們代表的是上個時代的長輩歌手,每人都有經典作品,在80、90年代有不小的影響力,當年的華語樂壇可謂風靡一時。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那個年代中,大家聽著齊秦的《大約在冬季》,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大學生們紛紛在街邊小攤買來四大天王的磁帶,在午後的陽光下聽著動人的旋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杰倫,陳奕迅等音樂人出現,又把華語樂壇推向了另一個時代。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流行音樂只是音樂的起中一種形式,廣泛程度卻不小,可以這麼說,我們聽的許多音樂都屬於流行音樂。所以,那時候的主流可能會是齊秦、劉歡、刀郎這批音樂人。李宗盛、羅大佑這樣的"教父"級別的人物,也帶領著華語音樂不斷前進。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可如今的華語樂壇,被不少人說"爛"。一大批流量明星紛紛佔據排行榜,比如蔡徐坤,鹿晗等人。俗話說,做音樂賺不了大錢,還是要靠所謂的"流量愛豆",雖然他們經常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時尚節目中,但是真正好的作品,或是有代表性的,找不出幾個。如今的音樂,也都是一些所謂的"耳機黨福利"、"抖音神曲"、"火爆全網"等誇張字眼的東西。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不知是現在"00後"的審美問題還是華語樂壇真的沒人拯救了?


今年的《歌手》,可以看出,一批新生代的歌手,成為了拯救華語樂壇的主力軍,華晨宇,蕭敬騰,吉克雋逸和袁婭維都到了30歲而立之年,作為當代歌手的佼佼者,他們的能力也值得我們認可。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華晨宇和吉克雋逸,分別是通過參加《快樂男聲》以及《中國好聲音》被我們熟知,能一步步的走向"歌王",除了他們的天資和努力,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音樂選秀節目對華語樂壇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力。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雖然說《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各個都是音樂界的大佬,像是劉歡、那英等老一輩的藝術家,可決定音樂發展方向的並不是評委和導師決定,而是大眾的審美。


我們的民族文化,在很多領域上都跟世界接軌了,唯獨流行音樂,似乎有些脫軌,有個擺在眼前的問題:在世界的舞臺上,我們流行音樂的影子寥寥無幾。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在國際地位有些許影響力的歌手,真的要從上個年代挑了。所以說,大眾審美好了,流行音樂層次就上去了,民族文化也就自信了。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央視曾做過一檔選秀節目,叫《中國好歌曲》,這節目主要是圍繞創做展開,選手們自己作詞作曲,導師們提出意見,一個學員從始至終只唱一首歌,所以,央視是希望我們能有創新精神,冠軍霍尊的作品《卷珠簾》,受到了觀眾的好評還有前輩們的認可,他的導師正是劉歡。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雖然這檔節目與《好聲音》的形式有相似之處,但主題卻大不相同,央視畢竟想發揚創新精神和創作能力,這也是推動華語樂壇發展的因素。大眾的審美卻漸漸的不爭氣,導致現在很多"四不像"的音樂出現,歌手們不僅僅唱歌,他們在生活中的性格,也成了觀眾們的重點關注,音樂圈越來越偏向偶像化和娛樂化,導致大眾審美脫軌。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但如今,華晨宇這批年輕歌手,喜歡的人往往陷入狂熱,而不喜歡的人也投入了同樣狂熱的厭惡,在華語音樂的低谷時期,長遠來看,在流量與名氣之間的夾縫中頑強的堅持自我,或許是他們能夠繼續前進的做法。

華晨宇《歌手》奪冠,能否拯救華語樂壇,如今的華語音樂你怎麼看

上屆的《歌手》的"元老級"決賽陣容沒有重新喚醒觀眾們的審美,而這一屆《歌手 當打之年》的決賽陣容以及冠軍華晨宇,都順著觀眾的審美觀,就看能不能通過這批年輕人的努力,扳回大眾審美,拯救如今的華語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