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太平天國的軍隊在兵役方面,實行的是志願兵役制與徵兵制相結合、鄉兵與後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太平天國革命,是以農民階級為主體的中國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封建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而掀起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它符合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他們的熱烈擁護和響應。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一、太平天國徵兵的重要手段及窮苦人民參軍的熱情

金田首義時,拜上帝會群眾正是為著求得自身解放而踴躍投軍的。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太平天國領導人把廣泛進行政治宣傳教育作為兵役動員的重要手段。

太平軍所到之處,即發佈告、檄文,印發各種革命文件,或者通過“講道理”的口頭宣傳形式,揭露清朝反動統治的罪惡,宣傳太平天國的政治主張、綱領和政策,剝奪地主豪紳浮財,散給貧苦農民,廣泛發動群眾,讓他們瞭解太平軍的革命宗旨,提高認識,懂得只有投身到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中,參軍入伍,推翻清朝反動統治才能擺脫貧困和翻身,過上“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幸福生活。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廣西、兩湖、皖、贛、江浙等地終歲勤勞、未嘗溫飽、流離困苦的廣大勞動群眾,正因為提高了覺悟,認識到太平軍才是拯救自己的軍隊而爭先恐後地自願參加。太平軍入湘南,“一路士民樂從,秋毫無犯”,“土匪之迎降,會之入黨,目以千計”,道州、江華、永明、榔州、茶陵等地即有5萬多群眾自願加入了太平軍。張德堅稱,太平軍既至長沙,“竟得十餘萬之眾”。

“未幾東出湘嶽……盡招商民船隻近十五萬人矣;迨陷武漢,裹脅男婦老幼水陸東下,合前數五十萬有奇;至安慶增至七十餘萬;及至江陵兼攜鎮、揚男丁增至百八十萬,婦女三十餘萬”。

這裡,雖然充滿誣衊誇大之詞,但卻反映了太平軍所到之處,人民群眾踴躍參軍的基本事實。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二、太平軍的組成人群及志願兵役制

在太平天國,參軍稱之曰“拜上”(即參加拜上帝會,敬拜上帝),實行自願報名登記制度。凡願拜上參軍者,均要“報明名氏、年籍,登簿記注”,然後分別男女、少壯與老弱,按男營、女營與牌面、牌尾組織起來。“拜上則為兵”,概著短裝掛號布及紅巾,“號布鍥木印刷,截黃布方長可半尺餘,前曰“太平某軍”,後曰“聖兵”。汪士鐸在記述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動員人民拜上參軍情形時說,太平軍“言之甚動聽,而貌亦如煦,時聞里人多往拜弟兄者。其儀並不拜,只一通姓名,即給一紅布掛衣上”,併發黃布二方,“一印右一軍後四北,一印聖兵”。

太平軍主要由廣大貧苦農民和礦工、木工、泥瓦匠、鐵匠等手工業工人和船伕、水手,以及其他無業遊民群眾組成。少數鄉村教師、醫生等知識分子和個別受排擠、不滿清朝反動統治的中小地主,也響應太平天國號召參加了太平軍。李秀成說,參加金田起義的“具[俱]是農夫之家,寒苦之家”。地主文人陳徽言在談到武昌參加太平軍的群眾時稱,“凡為賊擄者,類多商賈力田之人”。他們革命熱情很高,“視阱鑊如坦途”。“戰必當先,擄必盡力,雖縱不去”,“攻城陷陣,皆殊死鬥”。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金陵癸甲新樂府》作者曾在《當聖兵》一詩中描繪天京人民擁護太平天國革命、踴躍參軍的盛況,詩云:“人心之靡靡至此,乍見紅巾道恭喜,制巾不及裹紅布,覓布不及裹紅紙”。這種根據自願原則招集、補充兵員的志願兵役制度,就是太平天國長期廣泛實行的主要的兵役制度。其中,建軍之初與金田起義之時,實行的是舉家參軍的志願兵役制。

三、“寓兵於農”實則為全民皆兵

癸好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頒佈了農民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它明確規定:

“每軍(社會基層組織)每家設一人為伍卒,有警則首領統之為兵,殺敵捕賊;無事則首領督之為農,耕田奉尚”。“凡天下每一夫有妻子約三四口,或五六七八九口,則出一人為兵。其餘鰥寡孤獨廢疾免役,皆頒國庫以養”。

這種人人皆有當兵服役的義務,只有鰥寡孤獨廢疾才能免役,且按每戶抽一為兵的制度,就是太平天國頒佈的徵兵制,太平天國當時的徵兵年限和對象,一般為15歲以上、50歲以下的壯年男子。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雖然《天朝田畝制度》的兵役規定,並沒有全面實施,但在建立鄉官制的廣大農村,都是較為普遍建立了“寓兵於農”的鄉兵組織。至於在城市,特別是天京,一段時期內所實行的則是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後備役制度。無論是編入女繡錦營、女營,還是諸匠營、百工衙、牌尾館的居民,既要從事支援前線的後勤生產勞動,接受防敵守城巡更教育、點驗,又要在軍情緊急之時,協助守城和參加戰鬥。他們既是“民”,又是“兵”,整個天京,尤如“一座大軍營”。這些居民還隨時應徵入伍,補充到現役太平軍,直接同敵人作戰。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金陵癸甲紀事略》記載1854年天京徵兵道:

“賊另立吃飯館,偽令凡兄弟願打杖[仗]者,許自報名歸館。其時報名賊約三、四千人。不數日驅出城,與官兵交仗”。《金陵省難紀略》稱,“應募約有千餘人……另立將軍等官統之,號先鋒館。凡出城打仗必使行,又聽遣寇他處。令各習技勇,以能放槍為上,使效大兵(清軍)之連環法。每早到小營試放,能放槍者加賞,然千人中不過二、三十人,初則參差不齊,月餘漸聯絡……後此千餘人皆調出,不知所終”。

四、太平天國兵役制度的優撫與賞賜

太平天國兵役制度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它的優撫與賞賜制度。太平軍在太平天國享有光榮的社會地位,生活也較優厚,對於傷病員、殘廢軍人和犧牲病故的家屬實行保護和優待政策。金田起義不久,天王就發佈詔令,各軍各營都要“努力護持老幼男女病傷。”行軍之中必須將所有馬匹讓給翻山越嶺、過河有困難的傷病員和老弱使用。馬匹不夠,也須由擔架抬負而行。對戰爭中負傷的有功將士還專門建立了功臣衙為他們治病養傷。對於那些為國捐軀的家屬,孤子孤女,均受優待,“安老憐幼恤孤”,無微不至。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辛開元年(1851年)十月十二日,天王在永安明確宣佈,金田起義以來及其以後,打仗犧牲的功臣,給予職同總制世襲待遇;凡掌大旗而犧牲的功臣,按職同將軍、侍衛世襲待遇;凡忠於太平天國,同打江山,建立了功勳的將士,將來大則可封丞相、檢點、將軍、侍衛,小則封軍帥之職,累代世襲。

五、結語:

太平天國運動軍事力量的崛起,與它前期向勞苦大眾宣傳的“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幸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兵役制度方面它採取志願兵役制與徵兵制相結合、鄉兵與後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極大地豐富了軍隊的兵源。在激勵士兵作戰方面,他又實行了相應的優撫與賞賜制度,這種無微不至、關懷倍加、獨具特色的撫卹制度,對於激發太平軍官兵的鬥志,穩固軍心,解除太平軍官兵及家屬的後顧之憂,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無怪乎太平天國起義能夠沉重打擊腐朽的晚清封建統治,強烈撼動滿清政府統治的根基。

“寓兵於農”:太平天國軍隊兵源的重要保障

主要參考資料: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國文書彙編》《附錄》,中華書局1979年版

張德堅《賊情彙纂・賊數》

陳徽言《武昌紀事》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國文書彙編》《附錄》,中華書局1979年版

佚名《天京見聞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