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怎麼使用?

用戶7766874827285


有機肥可以作基肥使用,追肥使用,育肥使用,作營養土使用。

有機肥怎麼伍用?

  一、作基肥施用

概念:有機肥料養分釋放慢、肥效長、最適宜作基肥施用。在播種前翻地時施入土壤,一般叫底肥,有的在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也叫種肥。該施肥方法適宜於:種植密度較大的作物。

施用方法

1、全層施用在翻地時,將有機肥料撒到地表,隨著翻地將肥料全面施人土壤表層,然後耕入土中。這種施肥方法簡單、省力,肥料施用均勻。這種方法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陷。

一是肥料利用率低。由於採取在整個田間進行全面撒施,所以一般施用量都較多,但根系能吸收利用的只是根系周圍的肥料,而施在根系不能到達的部位的肥料則白白流失掉;二是容易產生土壤障礙。有機肥中磷、鉀養分豐富,而且在土壤中不易流失,大量施肥容易造成磷、鉀養分的富集,造成土壤養分的不平衡;三是在肥料流動性小的溫室,大量施肥還會造成土壤鹽濃度的增高。

2、集中施用除了量大的粗雜有機肥料外,養分含量高的商品有機肥料一般採取在定植穴內施用或挖溝施用的方法,將其集中施在根系伸展部位,可充分發揮其肥效。集中施用並不是離定植穴越近越好,最好是根據有機肥料的質量情況和作物根系生長情況,採取離定植穴一定距離施肥,作為待效肥隨著作物根系的生長而發揮作用。在施用有機肥料的位置,土壤通氣性變好,根系伸展良好,還能使根系有效地吸收養分。

從肥效上看,集中施用特別對發揮磷酸鹽養分的肥效最為有效。如果直接把磷酸鹽養分施入土壤,有機肥料中速效態磷成分易被土壤固定,因而其肥效降低。在腐熟好的有機肥料中含有很多速效性磷酸鹽成分,為了提髙其肥效,有機肥料應集中施用,減少土壤對速效態磷的固定。

溝施、穴施的關鍵是把養分施在根系能夠伸展的範圍內。因此,集中施用時施肥位置是重要的,施肥位置應根據作物吸收肥料的變化情況而加以改變。最理想的施肥方法是,肥料不要接觸種子或作物的根,距離根系有一定距離,作物生長一定程度後才能吸收利用。

採用條施和穴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肥料施用量,但相對來講施肥用工投入增加。

二、作追肥施用

有機肥料不僅是理想的基肥,腐熟好的有機肥料含有大量速效養分,也可作追肥施用。人糞尿有機肥料的養分主要以速效養分為主,作追肥更適宜。

追肥是作物生長期間的一種養分補充供給方式,一般適宜進行穴施或溝施。

有機肥料作追肥應注意以下事項:

1、有機肥料含有速效養分,但數量有限,大量緩效養分釋放還需一過程,所以有機肥料做追肥時,同化肥相比追肥時期應提前幾天。

2、後期追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作物生長過程對養分的極大需要,保證作物產量,有機肥料養分含量低,當有機肥料中缺乏某些成分時,可施用適當的單一化肥加以補充。

3、制定合理的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地溫低時,微生物活動小,有機肥料養分釋放慢,可以把施用量的大部分作為基肥施用;而地溫高時,微生物活動能力強,如果基肥用量太多,定植前,肥料被微生物過度分解,定植後,立即發揮肥效,有時可能造成作物徒長。所以,對高溫栽培作物,最好減少基肥施用量,增加追肥施用量。

三、作育苗肥施用。

現代農業生中許多作物栽培,均採用先在一定的條件下育苗,然後在本田定植的方法。育苗對養分需要量小,但養分不足不能形成壯苗,不利於移栽,也不利於以後作物生長。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養分釋放均均勻,養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發酵充分的有機肥料加入一定量的草炭、蛭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勻做育苗基質使用。

四、有機肥料作營養土

溫室、塑料大棚等保護地栽培中,多種植一些蔬菜、花卉和特種作物。這些作物經濟效益相對較高,為了獲得好的經濟收入,應充分滿足作物生長所需的各種條件,常使用無土栽培。

傳統的無土栽培是以各種無機化肥配製成一定濃度的營養液,澆在營養土或營養缽等無土栽培基質上,以供作物吸收利用。營養土和營養缽,一般採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細土為主要原料,再加入少量化肥配製而成。在基質中配上有機肥料,作為供應作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在作物的整個生長期中,隔一定時期往基質中加一次固態肥料,即可以保持養分的持續供應。用有機肥料的使用代替定期澆營養液,可減少基質栽培澆灌營養液的次數,降低生產成本。不同作物種類,可根據作物生長特點和需肥規律,調整營養土栽培配方。


裡郎苗寨艾岡


這裡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有機肥。第一種就是廠家袋裝銷售的,多以40公斤的包裝居多,其中有腐熟雞糞,豆餅之類的,當然也有一些利用城市垃圾發酵而成的,不過後者對作物是沒有什麼什麼用的。第二種就是咱們所說的土雜肥,多是人畜等動物的糞便發酵腐熟而成。無論是哪一種,都要腐熟才可以,因為不腐熟的話直接上在地裡則會繼續發酵,發酵產生的熱量會對作物根系有損傷,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燒根”。

不同的作物施用辦法不一樣,以我們家的果園為例,我們家種植的是梨樹,截至今年已經是第七年了,目前現在根系已經伸到了離主根2米的距離,所以我們現在施肥的位置是在離樹根1米-1.5米的位置,按照吸收效果,則採取的溝施。

撒施用機械

撒施後旋耕

溝施是目前果樹吸收最好的施肥方式。如果沒有條件的果農,則可以採用旋地的方式。方法就是把有機肥撒在梨行的中間,然後用旋耕機旋耕兩次,深度為30公分。

以上就是我的種植經驗。


秋月梨小崔


有機肥怎麼使用?

有機肥就是農家肥,這類肥料有糞尿肥、堆肥、漚肥、土雜肥、腐殖酸類肥和油餅類肥料。有機肥的施肥方法有基肥、種肥、追肥和葉面噴灑等方法使用。

一、基肥使用方法

基肥也叫“底肥”、“鋪撒肥”。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培肥和改良土壤,另一方面是不斷地供給農作物的養分。一般來說,基肥的用量比較大,大約佔總施肥量的50—70%,所用肥料以肥效穩長的有機肥料為主,如廄肥、堆肥、綠肥和肥土泥。也就是以有機肥料為主,鈣鎂磷肥、骨粉、油餅肥、鉀肥等遲效性、半遲效性的肥料配合基肥施用,使其發揮較好的作用。


有機肥作基肥時要與土壤翻耕結合起來,通過翻耕多次犁耙,做到土與有機肥相融合。耕翻到播種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可以施用半腐熟的有機肥料,如堆肥漚肥等,讓這些半腐熟的有機肥料在土壤中逐漸腐爛分解,釋放出有效養分供給農作物出苗生長吸收利用。耕翻到播種或者插秧時間短的,可以施用腐熟程度比較好或者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料,能在農作物出苗生長期間及時供給有效養分。


1、撒施法:在翻犁前將肥料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後翻犁入土壤中,這種方法叫撒施。撒施是措用基肥最普遍的方法,凡是施肥量大或者是施用在撒播、密植、根系分佈廣的農作物土中,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但是要注意在撒施有機肥料時一定要均勻,做到土壤、肥相融合,防止集結成堆以免農作物生長不整齊不均勻,影響產量。


2、分層施肥法:結合耕翻土壤,把遲效性肥料或者粗肥施在中下層,上層施用速效性肥料或者精肥,做到各層中肥料均勻分佈,使肥料適應農作物根系不斷伸長對養分的吸收。


3、混合施肥法:將性質不同、作用不一的各種肥料混合起來施用,這種施肥方法叫混合施肥法。如有機肥料和化肥混合施用就很普遍。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按照農作物特點和土壤性質,調整基肥中各種營養元素的比例,提高肥效,克服單獨施有機肥料或者化學肥料所引起的不良作用。各種有機肥料也可以相互混合施用。如有機肥料與化學磷肥、鉀肥混合,廄肥與泥肥、綠肥混合,廄肥、綠肥與人畜糞便混合,綠肥與石灰、磷肥混合使用等等。


4、條施、窩施法:條播作物如播種小麥的基肥除採用撒施法外,網絡節約肥料用量,也可以結合整地作畦或者開廂、開溝條播。條播基肥是將肥料施在播種溝底,上面覆蓋一層薄土,然後播種再覆蓋泥土。窩施基肥是在整地、打窩、播種以後,把肥料均勻施在播種窩中,並且薄施一層細泥土,再進行播種覆蓋泥土。玉米、大豆、油菜、果樹等農作物的基肥多采用這種方法。條施和窩施的基肥,用量都比撒施方法少,由於集中施用,肥效比較高。

二、種肥施用方法

1、浸種法:用人尿、微量元素肥料、腐殖酸鈉等稀薄溶液,將農作物種子浸泡一定的時間,然後取出播種。種子經過浸泡以後,發芽出苗比較整齊健壯,抗逆性增強,有利於增加產量。但是必須掌握好浸泡的濃度,浸泡的時間不要過長,防止損傷種子的生活力。浸泡種子的濃度,一般以萬分之三到萬分之五為好,浸泡時間以8—12個小時為好。

2、蘸秧根法:在水稻插秧時,每畝用10公斤菜籽餅粉肥,拌合細泥土1—2倍,在插秧時隨蘸隨插秧,效果比較顯著。


3、蓋種法:有些農作物如油菜、蔬菜在播種後用火土灰、鈣鎂磷肥少量(每畝大約100公斤火土灰、20公斤鈣鎂磷肥)蓋在種子上,既能夠供給幼苗養分,又能夠保肥、保溫作用,種子發芽出土又快又好。

三、追肥施用方法

1、撒施法:水稻、蔬菜等大田農作物和秧苗期的追肥,多采用撒施法。一般要求要與中耕除草和灌溉排水結合,並且力求撒施均勻。如基層大田農作物隨著不整齊或者有缺窩斷行情況,可以結合補苗補種進行局部重點施用,促使秧苗隨著整齊。


2、條播作物如小麥,多采用條施法追肥。追肥時,可以先中耕除草,然後在行間開溝將肥料施入,並結合培土。紅薯的夾邊肥也採用這種方法。施肥深度要與農作物根系入土深度相適應。


3、窩施法:對玉米、紅薯、甘蔗等農作物及幼齡果樹和株距比較大的蔬菜,常常採用可孔開穴施追肥。對成年果樹、桑、茶採用窩施法追肥,要根據樹冠的大小和根系分佈情況,沿樹的周圍挖窩施入肥料。


4、環施法:果樹除採用全園撒施或者窩施法追肥外,還多采用環施方法追肥,就是在沿樹幹周圍開環狀溝,將追施的肥料均勻施在溝內,然後覆蓋泥土,但是要注意開環狀溝時不要過多的損根系,以免影響結果。

5、灌入法:用液體流質肥料如河泥、汙水、糞尿等追肥時,可以結合灌溉水直接灌入農田,既能夠稀釋肥料的濃度,又可以節約勞動力。採用這種方法,必須具備完善的溝渠設施,以發揮施用的效果。


總結:有機肥的使用要與化學肥料配合使用才能夠取長補短,滿足農作物在各個生長髮育階段的養分需要,防止一時肥分過多和一時脫肥的情況。這是擴大農民長期以來科學施肥的經驗總結。大部分有機肥料分解比較緩慢,肥效持久。而大部分化學肥料肥力快,但是肥效不持久。因此,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使用,更能顯著提高產量。為了使同樣多的肥料增產比較多質量好的農產品,一定要重視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