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堪称世界经典名著。从1867年出版至今,它历经150多年,依然畅销全球,热度持续不减。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有意思的是,这部站在穷人立场上撰写并且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不仅被工人、农民、政治家和学者们熟知,也受到很多富人的重视。相比而言,富人似乎更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阅读钻研。这是为什么呢?

在成为富人之前,关心怎么才能变富

资本是能生钱的钱。怎么才能生钱,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事例一:从内地到广东经商的老关,读《资本论》不下5遍。

老关一开始是内地一家国营工厂的普通工人,工作认真,爱琢磨事。由于表现突出,他还拿过省级劳模的表彰。后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选择了下海经商,到了广东打天下。

经过不懈奋斗,他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业务横跨地产、商贸、餐饮的中型公司,也算功成名就了。如今他已经退休,把公司业务交给儿孙继续打理。

他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曾经说:“《资本论》我看了不下5遍!”为什么这么着迷?因为想把财富运行的机理搞清楚。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资本论》是怎么帮助他发家致富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阅读《资本论》一定给了他很多启发,让他具备了看透经济运行法则的眼光,拥有了把握财富积累规律的本领。

有很多富人,并不天生就是富人。他们一开始也是穷人,后来经过一系列努力奋斗,才最终变成了富人。这些人有一点是超出他人的,就是他们不仅想要变富,而且关心怎么才能变富。

他们为此格外重视《资本论》,喜欢阅读《资本论》,因为《资本论》中藏着财富的秘密。

拥有了金钱,要参悟什么是金钱

马克思说,货币是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试想一下,拿今天的一百元纸币回到唐朝,恐怕什么也买不到。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事例二:业务拓展到金融的老李,把读《资本论》作为消遣。

老李的起点比老关高,最初是一个企业的小领导。之后他又善于抓住机会、敢于坚持,顺利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

第一步,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抓住了政策提供的好机会,成为一个分公司的负责人。经过他努力经营,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第二步,把公司业务从老家拓展到上海,在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成为行业内的排头兵。同时,也带出了一套共同打拼的好班子。

第三步,华丽转身,自我升级,跨界到了金融领域,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操盘者。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老李却喜欢读书,每天都要抽出至少半小时阅读。他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哲学,读得最多的书却是《资本论》。

他曾经说:《资本论》里有哲学。钱是什么?读了《资本论》才明白,钱是幻化的人心

不少人渴望变有钱,却未必说得清钱究竟是什么。这也是常有的事,人们对于自己一心想要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就像年轻人渴望成功,但可能并不了解成功的含义;女孩子向往婚姻,但却不懂在婚姻里有什么在等着她。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有人说,钱刚够用最好,太少了生活拮据,太多了还得操心。这个观点其实很有道理,体现了中庸的思想。观察实际生活和社会新闻不难发现,的确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

搜狐老总张朝阳曾经说:“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他在2013年接受杨澜采访时刚从抑郁症中走来。在采访中,他表示: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这说明幸福和金钱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钱太多有时反而是个挑战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这样痛苦的机会,而没有这种有钱人的痛苦,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恐怕取决于自己的认知。

贫穷没有错,无知却可能是一种恶

贫穷或富有,只不过是人生的处境,无所谓对错。实际上,贫穷中也可以很伟大,比如马克思多年流离失所,经常靠恩格斯接济才勉强度日,但他依然写出了《资本论》,深远影响了人类历史。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绘画:马克思潜心写作《资本论》

贫穷中也可以很快乐,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他们之所以能在贫穷中伟大与快乐,在于他们能够追求真理,安贫乐道。他们其实已经超越了贫富之分,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要有所觉知,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认识自己。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事例三:穷人和富人一起挖煤山,穷人还是穷,富人还是富。

有一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就抱怨社会不公平,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上帝问他怎么才能不抱怨。穷人说,希望让富人跟自己一样穷,自己就不抱怨了。

于是,上帝就让一个富人变得和穷人一样,然后让他俩一起到煤山挖煤。穷人以前就挖煤,干起来得心应手,一天下来挖的煤卖了一笔钱,到街市上买了很多好吃,带回家大吃一顿,感到很满足。

富人不如穷人能挖,一天下来挖煤卖的钱还不如穷人多,但是,富人只吃了两个馒头,剩下了一些钱。第二天,他用这些钱请了一个人帮自己一起挖,挖两倍煤,卖两倍钱。就这样,他每天都积累更多的钱,请更多的人来帮自己。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穷人每天挖煤,日复一日过着自己满足的生活。富人却雇佣了越来越多的人替自己挖煤,没用太长时间就把煤山挖空了。穷人还过着原来的日子,而富人又变成了富人。

小结

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即知识。只有知道了,懂得了,做到了,才能获得美德。冥顽无知的状态下,会做出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恶来。这就像小孩子肢解一只小动物,丝毫也不觉得残忍。在生活中,这种无知会让人始终困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无法突破已有生存空间的局限。

能让富人成为富人的,是致富的习惯和思维。富人的习惯是攒钱,然后让钱“生”钱,推动生产进阶。穷人的思维则只关注眼下的生活和享受,把钱用于消费,维持生活低水平运转。

《资本论》是穷人的“圣经”,为什么富人也爱读

贫穷没有错,但是贫穷也不值得骄傲。人不能因为自己穷,就觉得高人一等或者真理在握,甚至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真正能够让人提升的,不是贫穷和苦难,而是觉知和改变。

文|乌衣白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