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产业:做强制造端迎“蝶变”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黑天鹅”事件悄然演变为如今的“灰犀牛”,蝴蝶效应已然显现。对于资源和销售两头在外的南安产业,对于以制造见长的很多南安企业,除了穷尽各种办法应对严峻挑战外,我认为有条件的企业在这个时候进行技术升级,做强制造端,才有可能在疫情过后真正迎来“蝶变”。

疫情对每个人、每家企业来说,都是公平的。如何在危机中“破茧成蝶”,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用英良石材董事长刘良的话说:“就像进入冬眠一样,要用最低的能量活下来。”

疫情也给企业、行业带来了冷思考。以石材为例,长期以来,南安石材业的优势是两头在外,也就是从全球买来荒料,再制造成各种产品销往全球。但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似乎按下了“暂停键”,优势变成劣势。加上近年来湖北麻城、吉林蛟河邻矿产业区以及北京、天津、青岛和南通等邻消产业区的兴起,刘良认为,“这势必会加大南安石材产业发展的空心化”。

如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保住南安在全球石材市场的地位?在刘良看来,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制造能力的投入和扶持,提高产品附加值,往中高端发展,实现对B端和C端的终端对话,以此拉动产业链上下游行业联动发展。

制造力是南安的核心竞争力。南安不少企业正在朝着中高端制造迈进:在带座外球面球轴承领域,福南轴承用4年时间跻身“国内第一梯队”;鹏翔实业研发出具备发热功能属性的再生石,让原本冷冰冰的再生石变得暖和起来;阳光中科正在建设全自动新型高效多用途单晶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打造“无人工厂”……

从技改升级中享受红利,勤聪机械就是鲜活的例子。早在2018年12月,勤聪机械就在南安率先引进两条自动生产线,如今已经正式投产,效益还不错:自动生产线熔化一吨铁水的耗电量减少28%,人员减少70%,废品率降5%以上,有望增加年产值1.5亿元,增加利税1500万元。

危机中,我们看到南安企业在高端制造的潜力。最近,石井泉州芯谷南安园区引进的首家半导体设备公司——福建安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出货一台价值近千万元的光刻机,并交付国内某研究所用于cmos领域研究。上个月,该公司刚完成一台价值近千万元的光刻机订单,交付给安防行业龙头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额温枪。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疫情只是短暂的,发展是永恒的。疫情也是南安产业发展的试金石,如果能在这艰难之时做强制造端,就有机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用九牧董事长林孝发的话说:“危机出良将,危难见英雄。”

海丝商报记者 苏清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