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快樂怎麼贏球?

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進行了多項改革,其中就有告別“金牌至上”。為比賽定一個輸贏的規則,目的是為了讓比賽更有趣,若是把輸贏當成了目的,就本末倒置了,也容易走上邪路歪路不歸路。

中國足球前輩徐根寶曾說,老是輸球,怎麼快樂?這話聽起來蠻有道理的。只是有件事讓人糾結,怎麼只有倡導“快樂足球”的米盧,帶著中國足球到世界盃上遛達了一圈呢?你練個球、賽個球給應付公差似的,怎麼輸球?

老是不快樂怎麼贏球?

於是,就想到這麼一句話:老是不快樂,怎麼贏球?足球圈有句話叫“換帥如換刀”,換帥表面上是換了一個人,起主要作用的是換了一種心情。

許多中國教練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常說這麼一句話:關鍵看心態,就看臨場發揮了。可是,好心態從何而來呢?咱天天給隊員灌輸的都是輸贏,心都被“輸硬化”了,到了賽場上怎麼能夠放下輸贏!怎麼能打出舒暢的比賽!

群眾足球就是娛樂。在遊戲中娛樂身心,為的是好身體、好心情、好的生活狀態。世上不開心的事夠多了,幹嗎把娛樂弄成鬱悶?

職業足球就是市場足球。職業球員首先是賺錢養家餬口,然後是實現人生價值。一場比賽就是一場“秀”,球員追求的是比賽的引人入勝而不僅僅是自己的球隊獲勝。儘自己的努力把球踢得好玩好看就得了。盡心了、盡力了,就是盡職了,就對得起自己的工資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秀出了自己的才華,就對得起自己了。自己對得起自己,也就無愧於球迷。球迷固然看重輸贏,但球員只有超越了輸贏,才可能呈現最好的自己,才能夠把贏的可能性更有效地轉化為現實。

至於那些競技體育組織搞的正式比賽,也就是不同地區與國家的運動員們技藝水平與精神風貌的一種展示。自己或團隊能夠左右的就是盡情地享受以“劍”會友的快樂。珍惜賽場這個舞臺,釋放創造的激情、演繹合作的智慧,於對抗中演奏智與勇的“大合唱”,於碰撞中詮釋靈感與功力結合的美妙與玄機。已經最大化地發揮地自己的潛能,還有什麼好鬱悶的呢!如果一定追求那個不能左右的勝負,在賽場上經常感受到的只能是緊張、焦慮與氣餒,以及呈現給球迷的失常、失態和氣急敗壞或垂頭喪氣。

體育圈總是有人習慣把勤奮刻苦之類優秀品質與快樂對立起來。苦不苦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產物。比如,王世襄先生的朋友榮三愛說這麼幾句話:“想看咬獾這個樂兒,不能走不行,不能跑不行,怕受累不行,怕冷不行,怕老婆不行,膽小鬼不行,不能挨渴捱餓不行,不能憋氣憋尿不行,不能熬夜不行,怕磕了碰了不行,沒有耐心煩兒不行,不會用心琢磨不行。”榮三是老北京知名的玩家,對養獾狗咬獾之類的玩藝情有獨鍾。所以,別人看來的苦,在他那裡全是樂的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王世襄、榮三們才玩成了大家!

老是不快樂,哪裡會有好的訓練態度?哪裡會打出精彩的比賽?哪裡會有好玩好看的足球?於比賽及訓練中,體會學習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體會與同夥協作創造的快樂,或許我們能夠更快地成長與進步。樹立“贏固大佳,敗亦無愧”的足球觀,或許比勝負的足球觀更有利於足球的發展,也更有利於球員的成長。

老是不快樂怎麼贏球?

方寸以忽悠娛樂足球、經營足球、文化足球為樂。

人生在左右之外,勝負在你我之外,快樂在輸贏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