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背後的這家保險公司,被重罰了

2020年3月18日,銀保監會(銀保監罰決字〔2020〕1號)對人保壽險和人保財險分別做出220萬和146萬的罰款,人保壽險也成為了自銀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最大罰單。


支付寶背後的這家保險公司,被重罰了


很多人在支付寶上買保險,是認準了支付寶的品牌,但是大家疏忽的是,支付寶本身並不賣保險,支付寶作為銷售平臺渠道,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讓後者的保單產品掛賣。


支付寶品牌過硬,不代表背後的這些保險公司沒問題,品牌的錯位讓很多投保人消費者感覺困惑。


有很多讀者私信我,說想要理賠找支付寶客服的時候,被告知不歸他們管,讓投保人自己聯繫保險公司。


有很多相信支付寶閉眼買保險的,甚至粗心到自己買的保單是哪家保險公司的,都沒搞清楚。


最後被推來推去,理賠時效性受影響不說,能不能獲賠也心存疑慮。


很多人買的時候看不懂健康告知的問詢內容,或者壓根就不知道買保險需要核保審查,以為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這類小毛病不影響買保險。


但是你自以為不影響,完全是虛幻的安全感,保險公司對於疾病的審查標準,是要比臨床醫學嚴格太多了。


乙肝小三陽、胃炎、膽腎結石……這些醫生不在意的小毛病,保險公司很可能都是拒保的。


線上買保險,在沒有人幫著的情況下,很容易想當然,最後理賠存在糾紛,鬧不好就得靠打官司了。


支付寶背後的這家保險公司,被重罰了


我們看看這次與支付寶密切合作的人保壽險,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被監管機構罰的這麼狠。


主要有3點:


一是電銷業務欺騙投保人行為。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人保壽險經電銷渠道銷售的部分保單,存在與事實不符的宣傳等欺騙投保人行為。


電話銷售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目前銷售誤導投訴的重災區,最大原因在於,電話溝通很容易錯在理解分歧,並且很難像微信聊天記錄一樣留痕,所以銷售誤導情況相對嚴重。


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是通過電話與客戶進行初次聯繫,在確定有投保需求後,往往會以微信形式進行文字講解。


二是網銷業務欺騙投保人行為。


人保壽險通過支付寶平臺銷售的“100萬自駕車兩全險”產品存在不實宣傳的問題。


所謂“不實宣傳”,要麼是說錯了,要麼是誤導性宣傳,話說的沒錯,但是經過你的理解之後,就不是那個意思了。


這款“100萬自駕車兩全險”的銷售頁面裡對“非意外身故/全殘”的保障責任有很多介紹,但是保險條款中卻並無規定。


說難聽點,這就是消費欺詐了,掛羊頭賣狗肉


保險契約本質上就是合同約定,投保界面只是為了讓生澀難懂的保險條款變得通俗化,讓我們小白投保人容易理解,但是把沒的說成有的,這以後真鬧理賠糾紛,讓我們怎麼說的清楚?


幾年以後真涉及理賠了,支付寶界面早就把這款保單下架了,保險公司一拿保單條款合同跟你扣字眼,你傻眼了吧?


除了壓根在條款中沒有的“非意外身故/全殘”保障責任以外,“意外住院津貼補助”在投保界面的介紹也是與條款不一致,這些都很容易發生理賠糾紛。


支付寶背後的這家保險公司,被重罰了


三是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行為。


人保壽險在支付寶上銷售的“媽媽樂少兒疾病住院險”,由以下4款保單構成:


1.主險:學生平安意外傷害保險

2.附加險:學生平安定期壽險(A款)

3.附加險:學生平安意外傷害醫療保險(A款)

4.附加險:學生平安疾病住院醫療保險(A款)


其中涉及的問題是,學生平安意外傷害醫療保險(A款)這款保單在支付寶上的報價是68元,而這款產品上市前,人保壽險向銀保監會報備的保費是:5.3元(有社保)、5.88元(無社保)。


價格貴出去近13倍。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到過,捆綁銷售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不透明。


原本應該是買套餐的價格要小於單點,但是放到保險捆綁銷售裡面,可樂+薯條單買的價格,竟然比套餐組合便宜不少!


我以前以X安福為例,一項項的把捆綁銷售裡的各類保單都拆開,在市面上同類產品進行過對比,發現捆綁銷售的總價竟然比單買,貴出來40%!


線下買保險容易受到業務員的銷售誤導,線上自己買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買個保險真難。


本質原因,還是優質的保險銷售諮詢服務者少,專業知識過硬的專家團隊更少。


我國保險業還處於起步期,很多政策還不完善,明天我會繼續聊最近剛出臺的保險代理人制度。


線上買保險,除了忘了看健康告知、實際保障縮水、價格亂象、理賠糾紛以外,你還遇到過哪些問題,歡迎加我微信跟我說,聽聽精算師如何給你支招。


盡力吧,能幫一個是一個。


線上投保找組織,精算師八哥(jssbg001)拉你進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