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我們的一切,不是星辰,就是創世的餘燼,那麼從現在起,不只是我們眼中看到的才能看見的星辰大海,就連靠近都是在感受生命的起源,星宿的輪迴,所以如今我們所窺探到的歷史與假設,都曾經踏過無數的星空的骨架,我們犁的土都是星辰,隨風四處飄散,而在一杯雨水中我們飲下了宇宙。

戰國時期,時局動盪,戰亂不斷,大變革時期,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被奠定,不妨大膽猜測一場歷史————東征印度後的亞歷山大欲進攻中國遭受戰國七雄的抵擋……

戰爭有古蹟,壁壘頹層穹

戰爭勝利的結果不僅僅是成功,還有激起人們更強烈的慾望,接下來的行動終究會是踐行內心的真實想法,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來自人生意義的詰問。古希臘被亞歷山大統一征服後,助長了亞歷山大的氣焰,是一座古國銷聲匿跡的結束,同時是另一場戰爭開始的號角。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亞歷山大長槍直入橫掃中東地區,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也難逃厄運,沒能成為這場征服戰爭的例外,被亞歷山大佔領,同樣難逃魔爪的還有波斯帝國,不一樣的文化氛圍,一樣的戰爭,一樣的結果和遭遇,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踏平。

男兒的春華秋實,揮斥方遒;男兒的開天闢地,荊軻鐵馬;這可能是亞歷山大心中的榮譽之戰,只為了燈火璀璨與見證輝煌。戰爭的勝利是恩賜也好,是實力也罷,總之,再次驅使著亞歷山大向前進發,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500平方公里的領土被亞歷山大收入囊中,可謂是盆滿缽滿。

在幾個古國被征服的情況下,我們可能對壓力山大心存敬畏,但是在戰爭勝利的另一端——古中國,據史書詳細記載,早在亞歷山大征服幾個古國之前,就早已自上而下,縱深改革完備,秦國統治者任用有賢之才——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歷經圖治改革圖新,天遂人願。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商鞅變法的成果非常顯著導致秦國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在國家崛起,綜合國力地位提高的同時,秦國統治者向外統治擴張,強烈進攻魏國,成功滅掉蜀國,大聖楚國,進而討伐義渠,一系列政治上的改革帶動了經濟文化軍工實力的快速發展,對外戰爭取得的效果顯著,所以如果此時亞歷山大向中國進軍,那戰爭結果的勝算絕對會站在中國這一邊,勝利的天平

會毫不猶豫的傾向於古中國

氣焰雖盛,現實殊途

悠悠中華情,上下五千載,你若問我靠甚來承載,回答自然是史書雲集傳千年。距古中國史書詳細記載,亞歷山大戰爭勝利的背後,和我們所想象的靠人廝殺,憑數量取勝,恰恰相反,亞歷山大的軍隊僅僅有不過五萬兵力,而此時的秦國一國就可以輕而易舉調動50餘萬兵力,此乃天壤之別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此時可能會有人講亞力山大取勝的砝碼,壓在他訓練有素的騎兵身上,但僅僅是訓練有素,當年秦國受匈奴圍攻邊境屢屢遭擾,在秦國派兵討伐義渠之時匈奴大敗倉皇而逃,此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為秦國對抗騎兵,積累了大量經驗,就單單憑此客觀力量對比亞歷山大便早已無招架之功。

東征印度橫掃波斯帝國進軍埃及,佔領500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領土,一路舟車馬勞,戰爭中的損傷自然不計其數,此刻亞歷山大的身後,還會有多少士兵,士兵勞累,戰備物資告急,再加上戰國七雄的強烈軍事實力對比,無論從人數還是從經驗,亞歷山大自然早已被迫接受不戰而先宣告失敗的結局。

並且秦國的變法改革,秦國逐漸強大,國內盛況空前,能夠使百姓少受被戰亂困擾之苦,得民心者得天下,國內從統治階級到底層平民百姓,舉國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僅僅秦國一國的軍事實力便足可以與亞歷山大進行強烈對抗,由此可知,戰國七雄抵抗亞歷山大的結果不言而喻……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排兵佈陣,傲骨猶存

如果你再不相信亞歷山大會失敗的結局,而倉皇的從東亞逃走,可能馬其頓方陣是亞歷山大最後的法碼,馬其頓方陣領亞歷山大引以為傲通過不同兵種的配合與組合使得整個軍隊自上而下,全方位的優化重組,無論是在軍隊的作戰方面,還是在防守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因此有外國人得出結論說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有大量的戰爭損耗。與此同時,中國使用的戰車笨拙,不能與亞歷山大靈活地戰車相對抗,再從武器方面縱觀,他們有著先進的鐵武器,而當時中國只有青銅兵器,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秦軍,只有輕步兵和戰車,而亞歷山大卻擁有重騎兵。

亞歷山大東征打完印度後,直接進攻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抵擋住?

進而,西方學者通過以上實力對比,認為中國會在這場戰爭中

以失敗告終,而實際則不然。單單從軍隊數量上的對比便已形成天壤之別,孫子兵法是歷史上有關軍事的第一部著作,其中描繪了用兵之法,排兵之道,中國早已有各種各樣的戰鬥方陣,並且已經經驗成熟軍備成型,我們有錐形陣,鴛鴦鎮,魚鱗陣……

經過千年歷史的沉澱與打磨,書中所記載的各種兵法家是精華而去,其糟粕,早已在不斷的戰爭演練中,格故鼎新推陳出新,況且比較之前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三國時代之前的歷史沒有任何一個外國敵人成功侵入中國領土,雖然國內群雄爭霸戰爭頻起,但是當對抗外來侵略者時,我們會統一戰線,共抵外侵。

通過以上的橫縱對比,我們早已心中有了答案,如果當時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後入侵中國,戰國七雄定會以勝利凱旋,這是有關東西方文明碰撞的一場猜測,同時也是有關臆想歷史的謎題解答,我們將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困惑,也將永遠尋找,困惑是我們的城市,尋找是我們的勇敢

文/文史旺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