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如果孩子用哭要挟你,你会怎么办?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大约2岁的男孩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哭闹了将近半个小时。


旁边的妈妈,则用手撑着脸蹲在地上,一脸无奈地看着儿子。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这一场景,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同时,也引发很多网友热议。


有些网友对妈妈的做法表示赞同,他们认为: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同时这一幕,也让很多网友产生深深的共鸣:遇到孩子当街哭闹,有时候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养育孩子时,经常会遇到一言不合就哭闹的情况出现,有些孩子只要父母劝一劝,他就听了;但有些孩子,任凭父母说破嘴,仍然一副坚持哭到底的模样,让人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有诉求而哭闹,是一个正常现象。


这是孩子在争取权利、积极向上的表现。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孩子会明白做事的规则,变得越来越懂事;但是如果采取错误方法对待孩子,就会让他越来越爱无理取闹。


面对孩子哭闹,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需要父母运用智慧去解决。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孩子哭闹,到底要不要回应?


前段时间萌娃类真人秀《奇妙小森林》迎来首播,获得众多观众的喜爱。


其中作为嘉宾的郑爽,因“不会带娃”上了热搜。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一天中午孩子们要午休了,但小玖不想睡觉,表现的很抗拒,并且说完还哭了起来。郑爽看到后,不但没有心软,反而很严厉地命令小玖快去睡觉。


小玖更加执拗起来,情绪崩溃之余反抗越来越明显。


于是,郑爽一把把小玖拉出帐篷,对他说:“我对别人哭很不感兴趣。”然后,在跟小玖沟通无果后,径直走开了。


最后,只留下一个待在原地哭得越来越厉害的小玖。


事后,郑爽曾坦言:“他每次哭都要哄的话,我怕他养成坏习惯。”


郑爽一句话,道出了很多父母心中的疑虑: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立刻哄?如果哄,怕他形成依赖,以后每次都要哄;不哄,又看不得孩子太难过。


关于孩子哭闹,要不要回应的问题,可以依照年龄来判断。


1岁以内的宝宝,一定要“哄”


在养娃的过程中,身边总会时不时地充斥这样一种声音:


不要孩子一哭就抱他,越是这样抱,越容易把他惯坏,以后有你受的!


这句貌似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我并不敢苟同。


从心理学上来说,0~1岁的孩子,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他开始与母亲分离,但即使与母亲分开,婴儿也会感觉自己和母亲仍是一体的。


饿了,他需要妈妈喂奶;冷了,他需要妈妈把他抱在怀里。如果母亲不能及时体察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连最正常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将会破坏他的安全感,增加他对外界的恐惧,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提出:哭声免疫法,认为婴儿哭了不能抱。这个理论当时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但之后经过几十年的现实论证,发现:


不抱,不仅容易导致孩子没安全感,容易情感崩溃,随着渐渐长大,还会有损孩子的认知发展。


反而,如果能及时回应孩子,孩子因为有父母的温暖回应和爱抚,情绪更加稳定,对世界更有信任感,从而获得更健康的成长。


所以,如果是1岁以内的宝宝有需求,一定要及时回应。这样做,可以为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打下好的基础。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1岁以上的孩子,要区别对待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甚至有些一岁半的孩子,就可以通过一些行为,开始试探家长的底线。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处理的方式欠妥当,会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伤害。


比如,选择纵容孩子,容易让他养成不好的习惯;选择无视孩子,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他心生恐惧。


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以父母如何回应,至关重要。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当孩子哭闹时,这3种做法不能有


在孩子哭闹时,父母最好不要用这三种方式回应,它们看似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则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深且久远的伤害。


  • 不要直接走开


一次在商场的柜台边,看到一个女孩在央求妈妈买玩具。起初妈妈站着不动,在劝导女儿无果后,一甩手,便转身快步离开了。


女孩一看妈妈走远了,先是愣了一下神,然后哭得撕心裂肺地朝妈妈疯狂追去,还一边大喊“妈妈,妈妈……”整个过程,看得让人有些揪心。


很显然,这位妈妈是希望用离开的方式逼迫女儿放弃,最后效果确实达到了。但她却不知,这么做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多大的伤害。


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放弃,只有相对于失去妈妈,她要选择找妈妈。当被抛弃的恐惧深深掩埋,孩子立刻忘记自己想要的。


遇到孩子哭闹,直接走开或许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不是一个好办法。


  • 不要一哭就吼


养过孩子的人,都有一种感受,一看到孩子哭闹,瞬间感觉火气蹭蹭地往上冒,忍不住就会想吼孩子。


但是,吼过之后,孩子不仅不听,哭闹的更厉害,同时,也让父母多一丝愧疚感。


吼孩子,是一种制止孩子哭闹的方法,但它是建立在屏蔽孩子感受上所做出的行为,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越吼孩子,他哭得越凶,逆反心理越严重!


  • 不要总是妥协


马雅舒在《妈妈是超人》中,就是一个爱妥协的妈妈。


女儿想要吃冰淇淋,一哭闹,她就给了;女儿不想睡觉,一哭闹,她就抱了……因为马雅舒的一再妥协,让女儿养成了任性的性格,也缺乏独立能力。


父母的妥协就是一个无底深渊,随着孩子一步步紧逼,最后会让孩子无止境地掉下去,要想再起来就难了。


不要总对孩子妥协,这是对孩子不负责。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即刻就能拿来用的方法,而是需要父母用耐心和爱去看见和理解孩子,然后再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当面对孩子哭闹,我们最需要做的是: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理解他,最后再处理问题。


一个女孩走到商场,想要买一个洋娃娃,因为家里已有太多玩具,爸爸不同意。


女孩当即崩溃的大哭大闹,后来直接躺倒地上撒泼打滚。


此时一旁的爸爸不吼不骂也不哄,只是一脸淡定地看着她,任凭女孩闹腾。在僵持了三个小时后,女儿实在没力气了,就跟着爸爸回家了。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很多时候,孩子哭闹,无非是想借发泄情绪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耐心的感受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想法,孩子就能够渐渐的平静下来。


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从没有离开,自己的情绪需要自己承担。


然后随着孩子的情绪趋于稳定,他开始恢复理智,这时父母再跟孩子对话,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这样做才有效。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管孩子哭闹这件事,要趁早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个视频,一名33岁的已婚女子带着妈妈到手机店,要求妈妈给她买最新款的苹果8Plus,妈妈因为价格高没有同意。


这名女子竟在手机店内大哭大闹起来,并甩手剁脚地苦苦哀求:“你别走,求求你了,妈妈!”母亲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这么做,完全可以让人接受;但是一个年过30的大人还这么做,就让人感觉有些可笑了。


而这背后,是谁造成的?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种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时很容易形成,但在他们长大后就很难养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时候就有很多不良习惯,长大后也难以改掉。


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大了”,自然就懂得哭闹不对,只会在不断地突破父母的底线下,把哭闹当成威胁父母的武器。


管教孩子哭闹这件事,一定要趁早。


当父母不受孩子哭闹的“要挟”,孩子也就不会通过哭闹来寻求满足。


在这样的成长教育下,孩子从小能够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系统,也能学会如何正确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益。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用这1招轻松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