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文/静树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补受了金陵应天府职务,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性命”。这便是混世魔王薛蟠为争抢从小被拐的甄家女儿英莲,打死小乡绅冯渊一案,如若不知情,雨村会不会秉公办理呢,可是他却徇情枉法,听从“故人”之言,胡乱判断了此案。那么致使这个案件成了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角色是谁?这个故事又从哪说起呢?一起来看。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贾雨村欲将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之书”时,“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这门子是谁?为何向雨村使眼色呢?“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尚轻,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一句“原来是故人”,记起来是当年借住葫芦庙认识的,便因着这“故人”的主意,越走越往那歧路上去。早把答应封氏找英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离那个葫芦庙里作文卖字为生的穷书生越来越远,小沙弥肯定也没想到最后自己会栽在这个彼此所谓的“故人”手上,如果知道,他肯定会为自己留条后路,留个后窗户吧。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世事难料。世上的人有几个不是见利忘义呢?就像那《好了歌》所言:“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都是为了攀名附利,贾雨村听进这门子谗言,将错就错,将恩人之女错判给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的呆霸王薛蟠,断送她的青春乃至性命,真是应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间接来说小沙弥是不能脱了干系的。

司马迁《史记》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百态就此而出。亏雨村还说得出“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这能怪这对“薄命儿女”吗?小沙弥为一己之利,自作聪明,献出“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贾,史,王,薛,这么有价值的信息经新门子口一出,“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掩,俱有照应。”这盘棋如何下,雨村将这颗手中拿起的棋子,是绞尽了脑汁才敢下定。只是,新门子小沙弥却没想到这“护官符”是护了雨村的官,却并非能成为自己的护身符,没能保护自己以后留在应天府做自在的差使,反倒是雨村得了便宜。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个拎不清好赖的小沙弥,和雨村沆瀣一气,但凡肯有一点点良心发现,怕是英莲此生还有望与爹娘重逢吧?早就从英莲“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认出她来,不但不念及当年“天天哄她玩耍,极相熟的”光景,还租房舍与那拐子,但凡有半怜悯之心也会乐得助她逃回姑苏故乡去,或者联系她的家人来解救。面对被拐的英莲竞无半点恻隐之心,亦无半点善念,眼睁睁看着英莲出了龙潭又入虎穴,真是枉费了他在葫芦庙里的修行,宛如长了狼心狗肺,再修上五百年怕也还是白瞎,成不了正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空无大志,耐不住清净,一场变故,就让他打消了继续修行的念头。想这小沙弥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担不了什么大任。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个在书中连名字都没有的人,从小沙弥到门子,得意地做着美梦,以为他为这个“故人”出谋划策,全心全意为这位应天府大老爷的前途着想,以后就会站稳脚跟,受到重用,鞍前马后,加官进爵,荣华富贵随之而来,想着想着都会笑出声吧。岂料他在榻上做美梦,雨村却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所有的事都是依了这门子,他知道的事情有点多,且这家伙精通世故,若是日后“对人说出自己当日的贫贱来”,岂不是对自己大不利,“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至于寻了个什么不是,不得而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说小沙弥,就得说贾雨村,得了幸事,又不干正事,当了百姓的衣食父母,又不管百姓的生死。古人有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人家自是没有那“卖红薯”的命,为贾政及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令甥之事”费了不少心机,“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此案“完美”了结。至此,也没有小沙弥什么事了,一条道走到了尽头,没有利用价值了,留着只恐是祸患,雨村可想早日铲除他了,不把他冲发冲发谁?想几经周折,他也遭遇了不少苦事,找点事做也是为了生存,也是不易,只是没有把心放在正中,越来越偏离了生活的轨道。相比,也是个命苦之人,但是他的作为却不能让人有太多好感。

【读红楼,小沙弥之错: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连自己有几斤几两,吃几碗干饭都不知道,连最起码的自知之明都没有,糊里糊涂做了一场黄粱梦,充军发配到荒凉蛮夷之地去,也算是他的罪赎了吧。唯利是图,自以为是,即便不是算了卿卿性命,也是得不偿失。小沙弥如果自知今日,定是悔不当初,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可惜他为人家铺陈垫备做了半天埋伏,还不知情,一心想加官进爵提职升迁却落得充发,他也万万没想到吧。如果不是利益熏心,有所图谋,乱出主意,指不定栽下马的是哪个,也许就看了雨村栽跟斗的笑话。如能本本分分供职,任是哪一位老爷当堂,自己的小饭碗可能还在。这下,偷鸡不成蚀把米,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说,还彻底改变了英莲的命运。阿弥佗佛,善哉善哉,罪过呀罪过!

小沙弥打了半天如意算盘,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亲手毁掉了这件“轻省热闹”的差事。“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此,这个在厚重的红楼中,如一个逗点的小人物,彻底定格在那里,而贾雨村才刚刚开始他的春秋大梦。

小沙弥之错,成就了谁?仁者见仁,义者见义;仁者不仁,义者不义;无情无义。人啊,还是要善良一些比较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