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對於做釣鰱鱅來說,很多釣友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拋竿釣,這也是目前釣魚領域做釣鰱鱅最常用的做釣方法。對於做釣鰱鱅來說,當然不僅僅是這一種做釣方法,在我之前文章也闡述了一種關於做釣鰱鱅的方法瓶子釣,效果也是不錯的

對於做釣鰱鱅,很多釣友都會想到鰱鱅的拉力感,因為鰱鱅在中鉤後往往會有一個階段的衝擊力,對於追求釣魚手感的釣魚人可謂是心潮澎湃,但是目前做釣的主流釣法還是拋竿釣,所以在手感上就會差很多,因為拋竿在中魚後我們可以控制魚線的收放從而控制鰱鱅的發力階段,在提高中魚率的同時手感方面卻差強人意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魚貨


對於想要魚貨又想要手感的釣魚人來說究竟該選擇什麼樣的釣法呢,今天就來和釣友們探討一下魚貨和手感並存的釣法

為了方便釣友們閱讀,將本文手竿釣鰱鱅分為以下關鍵點進行重點分析

一:瞭解鰱鱅習性,才能在談做釣

二:做釣鰱鱅的用餌在實戰做釣應用

三:做釣鰱鱅如何找水層做釣

四:做釣鰱鱅的重點—餌料霧化

知其情,識其性,才能釣好魚

瞭解鰱鱅習性,才能在談做釣

對於鰱鱅,並不是指一種魚,而是鰱魚和鱅魚的總稱,雖然兩種魚在某些方面有些差距但是總體的習性是一樣的

鰱鱅魚,又名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因為頭部約佔體長的三分之一故得此名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鱅魚


那麼鰱鱅到底有哪些習性呢?

一:喜群遊

對於鰱鱅魚來說,它們是一群喜歡群遊的魚類,通常都是成群結隊的。很多釣友在水庫做釣的時候都會遇到鰱鱅鬧窩的情況,而且數量上都比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鰱魚和鱅魚不混合集群遊動,也就是說當我們釣起的魚為鰱魚時,基本上後續釣上來的魚都有可能全是鰱魚,同理鱅魚也是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二:喜浮游

對於鰱鱅來說,因為其本身屬於過濾性魚類,所以靠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通常來說水面的浮游生物會大於其它水層的浮游生物,所以鰱鱅會因為食物的需要更趨向於浮游,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釣鰱鱅是釣浮而不是釣底的緣故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三:怕驚擾,喜運動

對於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鰱鱅的習性所致,通常來說如果水面有異響,就會立刻引起魚群騷動從而躍出水面,對於這種情況多以白鰱為主,鱅魚躍出水面的可能性較低。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引進鰱魚淨化水質從而導致的泛濫,帶走螺旋槳的船隻要從水中經過就會引起鰱魚騷動從而躍出水面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鰱鱅魚躍出水面


四:季節性很強

通常來說在季節上我們通常以夏季做釣最佳,因為溫度高鰱鱅的攝食性增強,而對於其他季節來說不是不可以釣,只是溫度上有所差異,即時想要做釣鰱鱅也要找一個溫度較高的天氣做釣

五:喜高溫

對於鰱鱅來說,它的進食量和水溫的關注非常密切,鰱鱅是一種比較喜高溫的魚類,適應的水溫為23度到32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夏季是做釣鰱鱅的最佳季節,而且鰱鱅會因為氣溫的升高食量而提升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中魚


小結:只有瞭解鰱鱅魚的習性,我們才能在談釣法,如果對做釣對象魚一無所知,那麼魚貨勢必不會很好

做釣鰱鱅的用餌在實戰做釣的應用

對於做釣鰱鱅來說,餌料選擇是一個關鍵點,因為鰱鱅不同於鯽魚,鯉魚,它具有偏愛味型性,所以在用餌時我們一定要針對選擇

對於做釣鰱鱅來說,我們通常會說成一個整體,但是鰱鱅用餌我們還真得區別對待,因為鰱魚和鱅魚的攝食性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一些自媒體水下拍攝的我們可以發現在自然水域中,鰱魚更偏愛吃食植物類浮游微生物,而鱅魚則偏愛動物類浮游微生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在用商品餌做釣的時候根據它們的偏愛我們使用的味型就會有差距

一:鰱魚用餌

對於鰱魚來說,它喜歡的餌料味型多以清淡為主,像我們做釣的商品餌味型多以果香、酸甜、香甜為主,我們有時候會在商品餌中加入酸奶,也是為了提高餌料的味型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二:鱅魚用餌

對於鱅魚來說,因為偏愛動物類浮游微生物,所以它喜歡的餌料味型多以濃烈為主,除了我們所說的鰱魚用餌酸甜、香甜外,鱅魚更偏向於吃食酸臭,腥臭味餌料,對於做釣鱅魚我們經常可以用到臭豆腐乳來增加餌料的味型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酸臭型餌料


對於實戰用餌做釣的技巧

對於在自然水域做釣時,在不確定鰱鱅的數量分類時我們可以選擇通用的酸甜、酸臭味型,如果在做釣的過程中發現鰱魚或者鱅魚的數量哪種較多時,我們就可以在針對性的用餌,也就是說哪種魚多我們的餌料味型就偏向於哪一種

小結:雖然鰱魚和鱅魚在習性上相同,但是在喜愛餌料味型上卻有所差距,我們一定要熟知這不明顯的差距,往往成功就在細節之間。不同魚應根據喜好選擇不同味型的餌料搭配

做釣鰱鱅如何找水層做釣

對於做釣鰱鱅來說,找水層也是一個關鍵點,想要釣好鰱鱅魚,那麼找好活動的水層就至關重要

對於鰱鱅習性來說它是一個喜熱怕冷的魚類,而對於溫度提升的四月來說,溫度鰱鱅活動的水層絕大部分因素都是溫度,對於浮游生物和水中含氧量已經不在重要,所以想要釣好鰱鱅找好水層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正口鰱魚


那麼如何找好做釣鰱鱅水層?

一:將餌料固定在某一水層,吸引鰱鱅前來覓食

這種方法需要釣魚人主動出擊,就是將餌料固定在某一水層,通過餌料的霧化將鰱鱅吸引到餌料霧化的水層上來覓食,對於這種方法來說需要我們過高的打出頻率,以保證餌料在某一水層的立體式霧化區,這種方法適用於剛剛做釣的釣友,因為不會找魚層從而選擇這種做釣方法

二:拉動浮漂,尋找魚層

對於這種做釣方法,需要我們在做釣過程中根據魚口的情況進行判斷,從而將餌料調整到鰱鱅所在的水層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雙飛鰱魚


對於找水層,我們該怎麼做呢?

比如我們在某一水域做釣,我們可以將起始的垂釣深度定位1米左右,這也是大部分做釣鰱鱅的通用深度,如果在做釣的過程中發現魚口並不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上拉浮漂,進行一點點的尋找水層,我們在拉動浮漂的時候不需要一次性拉動太大距離,一個可以拉動20公分左右的距離來測試魚口的好壞,如果在調整過程中出現魚口,那麼我們就可以將餌料固定在這一水層進行做釣

小結:想要釣好鰱鱅,找對水層是關鍵,如何找好水層需要我們根據魚口進行判斷從而進行調整,切不可一釣到底,毫無調整

做釣鰱鱅的重點—霧化

對於霧化來說這是做釣鰱鱅的重點,因為餌料的霧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誘魚的速度以及留魚的時間長短,只有將霧化做好才能將留魚效果做到最佳,從而為做釣和最後魚貨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於做釣鰱鱅來說,霧化應該根據鰱鱅的習性來選擇,因為鰱鱅屬於過濾性魚類,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所以我們在選擇餌料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餌料的霧化要輕,要小,要細膩,這樣才能符合鰱鱅習性的攝食,同時我們餌料霧化也要保證餌料具有一定的漂浮性,不能讓餌料霧化後快速沉入水底,這樣的話是做誘魚,留魚效果都不太好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餌料霧化


對於餌料的霧化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狀態餌來調節餌料的比重,或者我們也可以使用雪花粉,但是切記儘量不要在餌料中調節拉絲粉,粘粉一類的添加劑,有些釣友在做釣鰱鱅的害怕霧化太快從而在餌料中加入大量的拉絲粉以保證餌料的殘留性,但是這種殘留性很有可能就會是做釣鰱鱅不佳的罪魁禍首,所以想要做釣鰱鱅,霧化一定是關鍵

小結:想要做釣好鰱鱅,餌料的霧化是關鍵,既要做到合理霧化又要做釣不沾鉤,所以需要我們釣魚人依舊自身的經驗去調整

延伸以下手竿做釣的釣法選擇

一:魚竿選擇

對於魚竿長度我們可以選擇5.4m或者6.3m的竿子,因為鰱鱅的力道足,長竿的選擇會比較好的控魚,其次魚竿

調性我們應選擇28調

二:線組選擇

對於線組選擇我們可以大一些線組以保證中魚後的衝擊力,我們可以選擇主線4.0搭配3.0的子線,一般來說10斤以下的鰱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三:魚鉤選擇

對於魚鉤我們還是選擇伊勢尼魚鉤,因為鰱鱅的嘴大,依靠吸食餌料從而帶動魚鉤進入口中,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鉤條較粗,鉤門較寬的魚鉤來更高的刺魚,一般說來我們用9號鉤就可以

四:浮漂選擇

對於浮漂來說,我們儘量選擇吃鉛量大一些浮漂,因為鰱鱅吸食會帶動線組使得浮漂會出現小幅度的動作,從而影響我們的判斷,我們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浮漂,可以選擇5克左右的浮漂,以保證浮漂在水中的穩定性和魚口的準確性

五:鉤距選擇

對於鉤距,一直是釣魚人比較糾結的問題,但是做釣鰱鱅來說我們可以將鉤距定為10公分左右

不靠吞食靠過濾,詳解用餌、找水層和霧化在實戰做釣鰱鱅的應用

上魚


小結:想要做釣好鰱鱅,釣法選擇也非常重要,合適的選擇才是魚貨的關鍵

我是野釣手小孟,一個專注野釣的釣魚人,如果你也喜歡野釣,可以關注,評論轉發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