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外東北、外西北以及蒙古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故土,是無數有志之士內心隱隱作痛的存在。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因為這些土地的失去,不僅讓我們喪失了大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告別了寶貴的東北亞出海口,更沒有了面向北方的戰略縱深,偉大首都也成了真正的“天子守國門”。

而更令人憤怒的是,在當年的沙俄巧取豪奪時,清王朝幾乎是一槍未放,不作任何抵抗就將這些土地尤其是外東北拱手相讓,比如黑龍江將軍奕山,在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放了幾炮後就嚇得哆哆嗦嗦地在割地條約上籤了字,清朝直接喪失60萬平方公里國土,實在是罄竹難書、萬死不足恕其罪!

如果當年的黑龍江將軍不是奕山,或者奕山再強硬一點,何至於如此喪權辱國?要知道,當時的沙俄在19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慘敗後,失去了在巴爾幹半島和東歐幾乎所有的勢力範圍,自擊敗拿破崙後在歐洲建立的崇高威望也蕩然無存。而經歷了英法等列強在黑海周邊的無情吊打後,沙俄可謂元氣大傷,一夜回到解放前。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即便不能和英法一樣壓著沙俄打,最起碼也能保持強硬姿態。要知道,歷史上的沙俄歷來欺軟怕硬,如果堅持不割地,或許清朝的外東北和外西北就不會拱手讓人。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

歷史最令人無奈的地方,不是提前知道了結局,而是明知道是這樣的結局,卻還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時的沙俄確實很虛弱,包括甲午戰爭期間的日本也很虛弱,但這樣脫離歷史環境的事實不是真正的事實。

回到當時清朝面臨的內外環境,也許沙俄很虛,但清朝毫無疑問更有氣無力。且不說清朝是否對沙俄的尷尬狀況瞭如指掌,即便知道了又能怎樣?

從《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再到《璦琿條約》,這150多年的時間裡,是清朝盛極而衰,而沙俄則緩慢強大的過程。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1858年不會因《璦琿條約》等條約割地,其後也會有割地的行為甚至比《璦琿條約》更狠,因為盛極而衰的清朝在國力上遠不能和沙俄相比。

而且更尷尬的是,雖然沙俄和英法在克里米亞打得你死我活,但本質上它們都是列強陣營裡的一丘之貉,面對清朝這個虛弱的羔羊,它們有什麼理由不爭先恐後地攜手侵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做主力,美俄趁火打劫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沙俄在西伯利亞的勢力不強,即便英法等國因為制約沙俄的需要不會提供支援,但美國為牽制英法必將成為沙俄的助攻,這意味著清王朝依然沒有勝算。

更要命的是,此時的清王朝風雨飄搖,自1851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早已席捲了東南半壁,奪走了清朝最富庶的江浙地區,這讓財政本就雪上加霜的清朝,更加疲於奔命。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所以1860年前後的清朝,是自1636年建國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拿什麼死扛下去?

作為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王朝,雖然清朝在200多年的時間裡,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達到了古典王朝的最巔峰。但滿族統治者與廣大漢人的矛盾,意味著清朝根本不敢發動廣大民眾與沙俄決一死戰,畢竟太平天國已經讓清王朝半死不活。

更要命的是,即便沒有鎮壓太平天國導致其他地區防務空虛的情況,自清朝建立以來在東北地區實施的民族隔離政策早已將東北變成了荒無人煙的白地,柳條邊在保護了清朝龍興之地的同時,也讓東北地區暴露在沙俄的野心之下,尤其是當時整個黑龍江地區不過十幾萬人,這意味著沙俄佔領外東北等地絕對是大概率事件。

而太平天國運動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的同時,也讓被壓迫了200多年的漢族官僚有了一飛沖天的空間。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官僚,為維護清朝統治,曾有引入沙俄力量制衡其他列強的需要,所謂以夷制夷。

沙俄作為唯一一個與清朝國土相接的列強,是清朝無論如何也難以擺脫的夢魘。與其如此,不如利用沙俄製衡其他國家,而這種割肉喂狼的做法,不可能幫助清朝東山再起,但短期內可以一定程度上遲滯列強的侵略鋒芒。

而這也意味著,清朝將沙俄夢寐以求的外東北拱手讓出,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所以,在強鄰環伺的大環境下,清朝統治階級不可能與列強尤其是沙俄以死相搏,這不僅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更是因為社稷重於疆域的劣根性。

喪權失地是歷史必然?清朝若強硬到底能否避免沙俄鯨吞北方土地?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