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夏、商、週三代皆在河洛之間建都立業。公元前1050年武王伐紂後營建洛邑的“成周”,經召公相土、嘗水、測日認為洛陽為天下之中,是建都的最好地方。

周公又複測後對武王說:“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

即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兩地皆為吉地。據《尚書•洛誥》、《逸周書•作雒解》所述以及考古發現,西周洛邑成周城北依郟山(邙山),南系洛水,西至澗水,東逾瀍河,其中心區域在洛河北瀍河下游兩岸。該城規模宏大,據《逸周書•作雒解》記載“(周公)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

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繫於雒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 這就是早期的成周城,在纏河下游兩岸。

現在看到的是和平時期的繁華古都,而誰知道在戰火紛紛時代,這個古都洛陽的面貌呢?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洛陽未經歷炮火時期的模樣

經歷過血戰洛陽的抗日戰爭時期,又經歷過兩次解放戰爭,洛陽真的不容易。照片有點老,都是1945年以前的,看看你能認出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