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幾年前,我從上海一路北上,經歷了20多個小時的顛簸,終於踏上這片土地——長春。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因為不是出行旺季,沒有提前買票,沒想到回家的人卻出乎意料得多,最後只剩站票,不盡如人意的經濟發展迫使對這片土地有著無限熱愛和眷戀的人兒為了生活只能南下。當年叱吒風雲的偽滿洲國首都長春一定沒想到幾十年後,它的百姓會為了謀生踏上其它土地。

長春站

長春站邊上的馬路因年久失修坑坑窪窪,暴雨過後積滿了汙水。路上擠滿了接客的出租車、往來的公交車、輕軌,車過時飛濺而起的水滴一個不當心就中招。車站門口在修廣場,施工地旁邊建了高高的圍牆,把人的視線遮擋得嚴嚴實實的,目之所及只有兩旁喧鬧的街道,飛馳的汽車,濺起的雨水,讓人不免對它有點失望,原本爆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瞬間消失殆盡。我想這不是市政府的本意,只是這樣的第一印象深深得烙印在第一次與它相遇的人心中,更何況一修就是6-7年。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火車站附近大樓很有年代感,應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臨街商鋪的裝潢略微有些陳舊、灰撲撲的。沿著車站繼續往周邊走上一公里左右,就能看到很多藏匿在小街小巷中的老住宅。這些房子多半都不高,4-5層左右,牆面貼的瓷磚有的已經脫落,在常年累月雨水的沖刷和太陽的暴曬下,尚存的外牆裝潢也失去的原本的光彩,模糊了它的本來面目。這些樓有些被閒置,有些拆到一半,有些卻還在使用中,需要仔細辨認招牌或者停下腳步看看店內的陳設才能知道是做什麼生意的。最令人詫異的要數出售鋁合金製品的商店了,店面大概20平米,房間內外擺滿了各種鋁合金做成的農用器具,店主就在門口掄起錘子用力砸向手中的半成品,一聲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成為這座城最響亮的背景音樂。這種極為傳統的製造方式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見的,但在這裡你依舊可以聽見它的聲音。

輕軌

輕軌——長春的特色交通工具。在沒有地鐵的年代,它是最先進的公共交通工具,有點類似於地鐵,只不過它的軌道直接建在地面上,有專門的輕軌站,需要先買票再進站坐車。有意思的是這邊的輕軌要等紅綠燈,而對行人似乎並沒有太大作用,乖乖站著等紅燈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8月初,上海最熱的時候,想著冬天零下20多度的東北大平原,夏天該是清風徐徐,涼爽宜人,但白天毒辣的太陽,晚上悶熱的房間徹底擊碎了我避暑的美夢。雖然避暑美夢被無情摧殘,但號稱天然氧吧的淨月潭還是給人滿滿的驚喜,能夠擁有它的幸福感莫名讓人對這裡的人們心生嫉妒。

天然氧吧

去淨月潭的公交從市內出發走了好一會兒才到,老遠看過去綠蔭蔭一片,這是圍在淨月潭周邊是一大片的森林。淨月潭周圍修建了一圈人行道,可以環湖。我因為功課沒有做足,錯誤估計公園的大小,以為憑藉“11路”公交就能逛完整個公園,環遊淨月潭的宏大願望被這麼被不爭氣的體力無情地扼殺在搖籃中。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淨月潭距離市中心比較遠,平時出遊可能不太方便,當年溥儀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才決定要在市中心再建一個御花園——南湖公園。作為市內的公園,它的面積在中國算大了,寸土寸金的上海是捨不得拿出這麼一大片土地出來作為公園的。站在高處望去,整個上海城密密麻麻全是建築,綠化植被只能見縫插針得插在每條原本就狹窄的街道上、樓宇間。人在鋼筋水泥森林裡待得時間久了,就有一種壓迫和窒息感,渴望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只可惜大部分的公園都失去了自身的生態美,化上了精緻的妝容,千篇一律。南湖公園中有很大一片的樹林,保持著它最原始的模樣。如果能有機會和心愛的人牽手漫步在湖邊,晚風輕輕拂過臉頰,夕陽西下,目之所及是碧綠的湖水、粉嫩婀娜的荷花、參天的古樹,耳邊是蟲鳴鳥叫,彼此相互依偎,傾訴生活中的苦悶和煩惱,這應該是一件讓人倍感幸福又舒心暢意的事。只不過長春這份綠瑩瑩的可愛是深入城市生活之後才能體會和感受到的,我這樣匆匆而過的過客只能在想象中過過癮了。

但令人堪憂的經濟發展水平實在是有點浪費天賜的綠水青山。

市區

脫去那層綠瑩瑩的外套,穿在裡層破舊的內搭就完完全全得展露出來。市內有很多閒置老舊的空樓,很難見到有類似北上廣的那種動輒上百米的寫字樓,施工地也比在一般城市見到的比例要高,往往隔一段路就能見到修路的、修公園的、修下水道的。每次看到這種場景的時候都忍不住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笑話,小明問爸爸“爸爸,為什麼街上的樹總是要載了又種呢”,爸爸看了眼小明,對他說“你去把冰箱裡的肉拿過來”,“你再給放回去”“你再拿過來”,如此反覆幾次後,小明問“爸爸你為什麼一直讓我把肉拿出來又放回去呢”,爸爸說“你看下你手上有什麼”,“油”。

長春在日本人的“傾力相助”下成為偽滿洲國首都——長春,還一度躋身成為當時中國的一線城市,抽水馬桶、煤氣、火車各種現代化設備在這座城市中開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普及開來。就連修建地鐵都已經在規劃當中了,只可惜從規劃到正式運行,長春等了幾十年,直到2017年一號線才正式投入運營。此外,支撐長春市經濟半邊天的一汽大眾當年選址相中的就是它發達的鐵路系統,超強的交通運輸能力。這些是屬於長春的驕傲,但我很羞愧創造這樣輝煌歷史的是給過我們最慘痛回憶的日本人。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人倉皇出逃,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城市激流勇進抓住變革潮流,翻身一躍,創造新的時代,而長春這樣站在起跑線前端的重工業城市卻被困在原地,掙扎向前。

環繞長春市的吉林大學,有7個校區,每年為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得輸送各行各業的人才,唯獨沒有給自己留下。鐵打的高校,流水的學生,留不住人才讓經濟發展陷入惡性循環。但這怪不得誰,人的天性是逐利而行、社會法則如此。如果家鄉就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誰也不願意離鄉背井漂泊在外。

一汽大眾

一汽大眾,這個龐大的汽車製造帝國給市民提供了上萬個就業機會,令人心動的福利待遇成為各個大學畢業生們的首選。但拋開一汽大眾,剩餘的行業都是依附於這個龐然大物,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沒有突出的能夠吸引外部資金、促進長春經濟發展的行業。

長春: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

森林城市是長春,經濟待興也是長春,它們都是長春的一部分。承認事實,是彌補過錯最好的方式。自己因為中了“第一印象”的蠱,一直帶著有色眼鏡來觀察這座城市,所以渾然不知這位森林美人已經甦醒,開始梳妝打扮了。你看,車站門口的廣場簡約大氣,那是個大型的中轉站,兼具地下通道、商場、換乘站多項功能於一體;地鐵2號線穿梭飛馳;一個又一個的商場寫字樓拔地而起。

城市就像人一樣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和處事風格。沉迷於過往的輝煌,只會矇蔽了雙眼,而忽略外界不斷改變的環境。它曾叱吒風雲過,笑傲江湖過,稱霸一時過,也曾失意落魄泯然眾城過,但只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永遠不算晚。長春走過的那段路也在不停地提醒著自己,時刻警告切不可沉迷於過往,不管是好是壞,眼睛往前看,腳步往前邁。錯了沒關係,站起來拍拍土,接著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