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文 | 黑小荳 砍柴書院特邀作者

編輯 | 謙鍾素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終於再次動筆了。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寫小說,不是寫劇本,而是為《少年之名》寫歌詞。

“我聽過動人的歌曲,也看過溫柔的詩句,請允許我用盡全力奔向你,趁青春,趁現在,用熱愛,用年輕百無禁忌的姿態。”

這歌詞沿襲了郭敬明一貫的風格,即“使用唯美繁華筆調,放大成長痛點。”雖然比不上“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持無恐”這般一語中的。

也沒有”男人不必百口莫辯,女人實在無需楚楚可憐”深刻經典。但是在浮華當道的娛樂圈,仍然深受好評。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這歌詞彷彿也是關於郭敬明青春年少的總結。

聽動人的歌曲,看溫柔的詩句,用年輕百無禁忌的姿態奔向自己的夢想,即便這追夢的路上也曾摔倒,也曾不被質疑,但是他始終是那個一往無前的文學少年。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4歲時,郭敬明被醫院確診為敗血病,從此,醫院成為他的第二個家。別的小朋友跑跑跳跳,嬉戲打鬧時,小小的郭敬明只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但他沒有辦法參與。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為了排解兒子的寂寞,父母給郭敬明買來很多書籍,有意的培養起他的閱讀興趣,讓書本成為陪伴他長大的小夥伴。

行文走字大量的閱讀之下,郭敬明的語言運用能力飛速發展。

上小學二年級時,別的同學尚且為“看圖說話”難得一籌莫展的時候,郭敬明已經可以有頭有尾的寫完一篇命題作文了。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有一位非常好的語文老師,他會鼓勵孩子們認真寫下每一句童言稚語,並且幫助他們把這些“璣珠”向報社投稿。

有一次,郭敬明二百多字的一篇文章,被報社編輯部節選了其中六七十字刊登出來,小小的郭敬明靠自己的努力,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

雖然只有5元錢,但是這5元像燎原的星火一樣,點燃了郭敬明心中夢想的火種。

此後,郭敬明開始不斷的寫作,把自己青春期的一切喜怒哀樂全都無所顧忌的釋放在筆尖之下。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2000年左右,高考的重壓和對未來的迷惘把郭敬明推向了創作的高峰,這個心靈已走過萬千世界的男孩,身體卻不得不困囿於不足一平米的書桌之前。從早晨六點到晚上十點半,成山的試卷和題庫時時在鞭撻著他渴望自由的靈魂。

他把寫文章作為發洩口,所有關於成長的的傷痛、彷徨和願景全都寫進書裡。《愛與痛的邊緣》、《幻城》初稿相繼問世,華麗錯落的筆調、新鮮迷離的視角、打破常規的人生體驗和思考方式,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學生群體的追捧。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成長經歷孕育出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又與當時盛行的非主流文化不謀而合,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中國教育體制下孩子的縮影,又有些新奇刺痛的傷感,每一部作品都能帶給讀者一種直面疼痛又帶有宣洩意味的狂歡。

從《愛與痛的邊緣》、《幻城》到《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夢裡花落知多少》,以及後來的《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幾乎部部都能成為銷售奇蹟。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無論主流文學多麼排斥郭敬明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也不管多少文學大家拒絕他於文學殿堂之外,郭敬明就是帶著他的作品在暢銷書排行榜上一騎絕塵,讓這些不買賬的“長輩”們目瞪口呆。

2008年作家富豪排行榜中,郭敬明以1300萬人民幣位列第一。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2011年4月發佈的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郭敬明在國民“最喜愛的十名圖書作者”中位列第四,而排在前三的是金庸、魯迅和瓊瑤。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想當作家的夢想可是說徹底實現了。但是和韓寒、張悅然、安妮寶貝等人的文理偏科不同,郭敬明是理科生。

他除了擁有作家該有的敏感和細膩之外,還有一種精於算計、善於攻城的理性思維,一種遠不滿足於當下的野心和抱負。

把作家的行當吃透了之後,郭敬明開始打起產業的算盤。他不要只做一個被出版社左右的孤零零的作家,他要自己說了算。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先是成立了工作室,後來發展為最世文化有限公司,像打造藝人一樣,扶植新作家,開了中國作家經紀人的先河。

郭敬明的嘗試無疑是成功的,他團隊運營的《最小說》雜誌曾是中國年輕作家最大的平臺。

2010年初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最小說》每月發行量可達百萬,佔據文學類雜誌40%的市場份額,遠遠超過《收穫》、《讀者》等傳統文學。

郭敬明被稱為是“出版界的周杰倫。”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巔峰時期的劉曉慶曾在飛機上俯瞰著大地感慨:“這天下沒有我辦不成的事。”

少年成名、成功讓郭敬明和劉曉慶有著同樣的心態,覺得眾生激烈角逐,可望不可即的功名利祿的世界,得來全不費功夫。

作家夢、老闆夢實現之後,郭敬明的目光對準了娛樂圈,他要在這一片最難掌控又收益巨大的領域裡開疆拓土,證明自己的逐夢能力。

他的初嘗試是簽約天娛做了一名藝人,他對自己的定義是“像花瓶一樣”,無論外界對他的瘦和身高如何詬病,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始終認為自己有著不可一世的主宰力。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郭敬明藝人的路還沒有走多遠,就受夠了強加在藝人身上的條條框框的限制,於是他有了新的“夢想”——在出版屆我說了算,在娛樂圈我同樣要擁有上帝視角。

於是,在《小時代》再度拿下當年銷量冠軍之後,郭敬明轉型成了導演,以自己的思路支配演員,而不是以他人的思路支配自己。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儘管憑藉這部片子,郭敬明還得了一個上海電影節的“最佳新人導演獎”。但是講真,和同樣第一次執導的趙薇的《致青春》真的差了不止一個level,豆瓣評分為4.8分,34萬+的評論裡,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罵聲。

因為以普通人居多的觀影人們對於他高調奢華的炫富鏡頭實在沒什麼好感。

然而,鮮少有人知道,這部片子何嘗不是郭敬明心中的痛。郭敬明的大學是在上海讀的,他是班裡唯一的外地人。

來自四川的郭敬明原本有著不錯的家境,母親是銀行職員,父親是國企員工。

這樣雙職工的家庭在當地來說已經絕對算得上優越,加上自己從小就出色,在同學中,他一直就是“天之驕子”的狀態。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可是,來了大上海,他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井底之蛙,所有的之前的榮譽和成績和他的上海同學的錢包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他們彼此講著他聽不懂的上海話,衣服是他聽都沒聽說過的名牌,手機一星期一換,週末豪車會成群結隊出現在校門口……

錢對於同學們來講,真的只是數字,是揮霍不完的數字,對於彼時的郭敬明來說,也是數字,是望塵莫及的數字……

從天之驕子到井底之蛙的落差,在郭敬明的心裡生生掏出一個洞,一個需要被金錢填滿才能找回自尊的洞。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於是,《小時代》應運而生,楊瀾評價《小時代》的時候,說她對裡面誇張的奢靡雖有不適,但是她看到了郭敬明要表達的,一個初入社會的少年,所遭到的拒絕,甚至是羞辱。

而這個少年,就是郭敬明本人。

拿觀眾一視同仁的視角來說,郭敬明作為導演是失敗的,但是郭敬明不認同,在一次訪談節目中他說:“過五年、十年、二十年我還在拍片子,不斷在拍,那你就不能再說我是在玩。”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確實,郭敬明沒有停下腳步,《爵跡》緊跟其後,儘管評分依然不高,但是我們能看到郭敬明的堅持。

金星有一次問徐崢:媒體評價,中國電影界有兩個“產品經理”,一個是郭敬明,一個是張一白,徐崢會是下一個嗎?

徐崢說:“我覺得我也算是產品經理,但是跟郭敬明比差的很遠……因為他不斷的有推出他自己那個類別的產品。”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失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連失敗都沒有過。

郭敬明是作家無疑。

過盡千帆,他仍然是那一個願意執筆寫詞的文學之子。

然而出走半生,他又早已不是當年需要認可和肯定的少年,因為他不止一次的衝破人生的天際,始終在逐夢的路上和對手、和昨天的自己鏖戰,沒有人知道他的終點在哪裡。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作為普通人,從一出生我們就被各種條狂和標籤限定:

“你是女生,要乖巧懂事”

“我們家沒那個條件,你還是認命吧”

“你二十八歲了,應該結婚了”

……

每一種限制都把我們推向了凡人更穩妥的生活。

可是熾熱的夢想還沒有做好被現實冷卻的準備,那麼打破條狂,無懼無怨的踐行,或許才是逐夢的唯一途徑。

弱者才會說“夢想就是用來破滅的”,強者只會用行動證明它是用來創造的。

從遠在天邊,到近在眼前,差的也許只是你的一次啟程。

從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到全網嘲的爛片導演,郭敬明經歷了什麼?

【排版|建連橙哥 審核|匆匆】

【每日話題】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麼忘記了。

(歡迎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原創不易,盜文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