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開國上將朱良才因病主動辭職,說我不能佔國家的便宜

在開國上將中,朱良才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要提起一篇文章,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篇文章,就是《朱德的扁擔》,作者就是這位朱良才將軍。

建國後,開國上將朱良才因病主動辭職,說我不能佔國家的便宜

朱良才1900年出生於湖南汝城縣外沙村,長大後參加了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朱良才被選舉為外沙鄉農民協會委員,結果,當時的汝城縣宣撫團團長何其朗勾結國民黨第16軍,反撲汝城,朱良才等30多人被抓進了監獄。

在監獄中,敵人軟磨硬泡,先是好言相勸,承諾許多好處,但朱良才絲毫不為所動,敵人氣急敗壞,用盡了所有手段,朱良才就是不屈服,敵人沒招了,決定斬首示眾。

就在這個時候,改變朱良才命運的人出現了。

原來,在國民黨第16軍有我黨的地下黨員,此人名叫趙薪傳,任第16軍宣傳科科長,於是,趙薪傳就利用何其朗和第16軍軍長範石生的矛盾,讓朱良才在獄中來了一出告狀,向範石生控告何其朗這麼多年在汝城的所作所為,不僅魚肉百姓,巧取豪奪,而且囤積武器,準備割據一方。

範石生早就有除掉何其朗之意,朱良才這出獄中告狀,正好作為理由,一舉剷除了何其朗等人。

事後,朱良才被無罪釋放,汝城縣人聽說朱良才的事蹟之後,無不拍手稱快。

建國後,開國上將朱良才因病主動辭職,說我不能佔國家的便宜

出獄後,朱良才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激動地說:“我搞了幾年農民協會工作,今天總算光榮參加了共產黨。在我被捕時,差一點被敵人把我當成共產黨員殺了,今天才真正成了共產黨員,死了也甘心、光榮!”

上了井岡山後,因為朱良才有文化,被安排當軍部秘書。當時的井岡山,條件特別艱苦,主席喜歡讀書,每晚都要在桐油燈下讀書,一讀就是深夜,為了省油,就把兩根燈芯減為一根,朱良才感觸頗深,於是就有了《一根燈芯》這篇飽含深情的文章。

糧食對紅軍來說,更是頭等大事,因反動派的封鎖,紅軍只能自己想辦法,派人下山一擔一擔地往山上挑,連朱老總也加入了其中。

幾十裡的崎嶇山路,再加上一百多斤重的糧食,即使是壯小夥子,也感到非常累,但朱老總卻跟普通戰士一樣,不辭辛苦地每天挑糧。

戰士們怕朱老總太辛苦,就告訴了朱良才,朱良才趁朱老總不注意,把他的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但朱老總沒有放棄,又砍來竹子,做了一根扁擔,刻上“朱德記”,繼續跟著大家挑糧食。

朱良才非常感動,就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朱德的扁擔》,後來登上了小學課本,成為中國學生的共同記憶。

建國後,開國上將朱良才因病主動辭職,說我不能佔國家的便宜

建國後,朱良才被授予上將軍銜,擔任北京軍區政委,位高權重,但是,他經常說:“當一個幹部身居高位,常常容易由奢侈而腐敗,忘記了人民,以至走到了人民的反面,我們一定要牢記這個教訓。”

朱良才不光自己以身作則,對家裡人也是約法三章,凡是公家的東西,一律不能佔便宜,給他配的專車,除了他和秘書之外,家裡的任何人都不能坐。

當年在戰爭時代,朱良才曾九次受傷,留下了後遺症,建國後越來越嚴重,他意識到,自己的病痛會影響到工作,於是就決定退下來,把工作崗位讓給年富力強的人。

很多人都勸他,可以邊休養邊工作,不用全退,但朱良才說:“哪有一邊休養一邊工作的道理?既然不能勝任工作了,就該主動讓賢,不能佔國家的便宜。”

於是,在1958年,朱良才退出了工作崗位,成為第一位辭職的開國上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連主席都誇他沒有私心,是所有幹部的楷模。

1989年2月22日,朱良才與世長辭,享年8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