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古董具有承載歷史與審美傳承的極高價值,一個國家的歷史往往在古物中重又煥發神韻。而在上世紀的數次戰火中,無數文物遭到破壞,或是流失海外,陳列了無數藝術品的圓明園也遭到損毀,這也是萬千中國人為之心痛的歷史。

因此,國家往往對於古董的保存十分重視,許多頗具家國情懷的古董收藏家也會毅然將自己珍愛的家傳藏品捐獻給國家。

然而在其中卻有人與眾不同。2018年,波士頓博物館破天荒為一位中國老人舉辦了隆重的百歲慶典。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老人出手驚人,竟在生日宴這一天宣佈將家中幾代珍藏的183件中國古董藏品正式捐獻給美國博物館。

此人便是翁萬戈,他祖上曾是清朝的大官,家中藏品無數,卻拒絕了祖國回購的提議,將大量藏品無償捐獻給了美國。其中內幕為何?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門庭顯赫得珍寶,傳承六代完美無瑕

也許你會有所疑惑,翁萬戈到底是何許人也?收藏古董需要龐大的財力支撐,他一人之力怎麼能收集如此眾多的稀世奇珍呢?事實上,這也確實不是他一個人的收藏成果,而是一整個家庭的收藏史。

甕萬戈是翁同龢的第六代嫡孫。

翁同龢可是清朝聲名顯赫的肱骨之臣,以漢人的身份在滿清的朝堂混得風生水起,曾兩次入選內閣,以狀元之名官拜宰相,更是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的帝師,身份極為尊榮。

除此之外,翁家整個家族有數名成員身居要職,翁同龢的父親也是帝師,翁同龢的兩個兄弟是封疆大吏,一門四進士,可想而知是何等的風雲,同時翁同龢還是維新派的擁護者之一,積極地為了國家的救亡圖存而諫言,連慈禧太后也對他頻頻伸出橄欖枝。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翁同龢

翁同龢身居高位數十年,文人出身的他十分喜愛收藏書畫、如意等文物,因此朝廷也十分投其所好,光是賞賜給他的書畫就數不勝數,他自己也愛前往古董市場淘寶,形成了十分豐厚的藏品積累。

隨著世代相傳,及至第六代,甕萬戈兩歲時就擁有了一個巨大的收藏寶庫。

甕萬戈,本人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在祖輩收藏的基礎上,他繼續以慧眼甄別流於市場的古物,再以低價買來。中國成立前夕,甕萬戈為了保護家傳古董,帶著數件稀世珍寶飛往美國,保證了藏品的完美無缺。

此時的甕萬戈還未做出之後令人費解的舉動,而是致力於中美文化的交流,他所製作的紀錄片《中國佛教》也在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獎。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國寶難歸博物館,轉手捐贈至美國

在甕萬戈數之不盡的藏品中,最珍貴的當屬一副長達十數米的《長江萬里圖》,翁同龢愛不釋手,一見到便不惜動用購置新房的款項買了下來。

這幅畫作描繪了從長江入海口綿延數千公里的風景,構圖繁密,氣勢恢宏,其價值可與《清明上河圖》比肩而論。除此之外,其他藏品如董其昌、朱耷等的書畫也是價值難以估量。

如此多的收藏品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價值,因此中國政府試圖向甕萬戈收購他的藏品。這本是一樁互惠雙贏的交易,豈料卻遇到了麻煩。

甕萬戈總是以各種理由婉拒中國政府,卻在生日宴時一口氣捐贈了183件國寶給波士頓博物館,這些古董包括書畫、拓片、繡品等,時間跨度歷經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此消息一出,無數人震驚不已,其實這已經不是甕萬戈第一次向國外進行捐贈,在此之前,他已將二十多件珍貴藏品捐至國外,其中就包括那副稀世奇珍《長江萬里圖》。

是因為甕萬戈慷慨大方嗎?

事實並非如此,面對國內的收購,甕萬戈的態度顯然要吝嗇許多,當年中國博物館懇請借來《長江萬里圖》展覽,也被他一口拒絕。

雖然在2012年,他也向北京大學捐贈了明朝的《勺園祓禊圖》,但與他海外捐贈的態度仍有天差地別。

譬如在2000年,他將家中的500餘本古籍轉贈給上海圖書館時,就進行了毫不留情的議價,最終以450萬美元的高價轉手成功,並用這筆款項為自己買了一個25畝的莊園。對比對美國的無償捐贈,不由令人寒心。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保護文物為託辭,謀求福利為真章

甕萬戈為何要做出如此令人憤慨的舉動?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是為了給古董一個更好的歸宿,美國博物館的設備更為先進,能比中國博物館提供更完善的保護措施。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令人失望,翁家祖輩悉心呵護的古董在美國的博物館並沒有得到妥善的保存,甚至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古董在氧化後會損毀得更加嚴重,如此暴殄天物的行徑無疑令人痛心。

相比中國對於敦煌壁畫的態度,在館藏過程中仔細調製溫度與光線,將外界環境對古物的傷害降到最低。

甕萬戈的理由在這樣的比較下再也站不住腳,事實上他選擇捐贈的波士頓博物館,所能提供的文物保護手段是十分普通的,唯一的優勢就是董事會班底都是政界名流,也為甕萬戈提供了足夠優渥的福利,他的子女既可以免稅,也可以進入美術館董事會,躋身美國上流社會。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回購卻被拒絕

在文化傳承與子女的錦繡前程上,甕萬戈現實地選擇了後者。相比於為國之強盛而殫精竭慮的翁同龢,甕萬戈顯然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既不愛中國,也不愛美國,只是想用祖輩留下的古董為自己換來完美的人生。

在利益的趨勢之下,他放棄了國家。

誠然我們並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甕萬戈的舉措進行嚴厲的批判,因為歸根結底,這些古物是甕萬戈的家藏,是他的私人物品,我們無權以道德綁架的方式逼迫他捐贈或轉讓給國家。

但是他使得大量古董流向海外的做法仍然大大損傷了中國的文物研究工作,也是對於民族文化傳承的一次巨大打擊。更令人寒心的是他對於中美截然不同的捐贈態度。

《國富論》曾言,“人永遠都是自私的動物”,為自己考慮無錯,但是自私始終要有一個底線,不應當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有損國體的醜行。

文/枕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