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冬季

作為一個怕冷的人,對冬天這個季節,是又恨又怕的。北方的冬天是吝嗇而嚴厲的,山河蕭瑟,草木凋零,四野枯瘦,沒有什麼好風景可看。人穿著臃腫的衣服,裹得嚴嚴實,也抵不住無處不在的寒冷侵襲,骨頭縫裡似乎隨時能灌進冷嗖嗖的風,手腳總是涼得跟冰鎮一樣,臉上的神經都變得麻木而遲鈍。

但是,作為一個喜歡安靜的人,有時又無比享受這個季節。漫漫的長夜可以獨自擁被夜讀,也可以與摯友燈下長談。天氣晴好的上午,可以沐浴玻璃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看著窗臺上的花草在暖氣裡茂盛,看著雨缸中色澤鮮豔的魚兒在遊動。這樣的慵懶,是在別的季節感受不到的。

而作為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在這個季節,特別是在黃昏時分,還容易有莫名的憂鬱襲來,不由得想起許多的往事。總是想起離開家鄉前的那個冬天,那場連綿持續幾十天的雨雪。

總是在冬季


被困在斗室內的日子,茫然無助地守著爐火吹一支豎笛,指法和節奏都不準,總是吹出哭一樣的調子。想起那年臘月裡離鄉進城的第一個夜晚,宿在陌生的旅舍內,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到前路未知,命運未卜,內心一片迷茫。

之後的若干年裡,漂流輾轉於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二十多個冬天裡,有時苦苦追尋,有時失落彷徨,有時苟且偷安,有時身心俱疲,有時苦苦支撐,有時滿懷希望。曾與多少人不期而遇,曾與多少人相見歡喜。曾與多少人相看兩厭,曾與多少人不告而別。

有多少個深夜淚流滿面,有多少個深夜顧影自憐,有多少個深夜嘔盡心血,有多少個深夜對酒當歌。

一場風雪,一盞孤燈,一杯暖酒,一席話語,都足以讓人銘記一生。總是在回望的時候,才知道在一個又一個的冬天裡,我究竟錯過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留在冬天的那些愛,那些恨,那些悔,銘心刻骨。

對著鏡中歲月留下的痕跡,深深感到了時間的惡意。還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好的年華卻已流走。心智還沒有成熟,容顏卻已蒼老。

在年復一年中,學會接受,學會告別,坦然面對。

今年這個冬天一直不太冷。大雪節氣已過,還有幾天就進臘月了,雪一直沒有來,院中的小池,也並未結冰,花壇中的一棵月季,枝上竟然還有幾片綠葉迎風搖擺,幾朵含苞的紅花挺立枝頭。

總是在冬季

引為怪事,同事卻發來楊萬里《臘前月季》一詩: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暖冬,讓花兒與人一樣,都有些忘了季節。願人如花,過完這個冬天,又將是一個全新的生命,全新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