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1874年1月25日,英國小說家毛姆出生於巴黎一箇中產階級家庭。


他的父親就職於英國駐法大使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律師,母親是一位溫柔美麗的沒落貴族後代。


幼小的毛姆沒想到,他即將經歷“幼年喪父母”的人生悲劇。父母在他不到十歲時,先後去世。為了能繼續接受教育,他被家人送到英國伯父家,之後進入一個名叫坎特伯雷皇家公學的學校學習。


青春期的毛姆,孤僻、敏銳、善感。因為身材矮小,口吃不靈活,他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辱。


學校有一個特別古板高傲的老學究,不知為何,也總是無端找他的麻煩,並藉機體罰羞辱他。


那段日子可能是毛姆人生中最為灰暗不堪的日子,之後他的多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對那時心境的描寫。


毛姆將青年時代的憤怒與彷徨,全都寫進了《人生的枷鎖》這部小說裡。在這部頗具自傳性質的小說裡,他曾意味深長地寫道:“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乾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所謂“青春多幸福”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這些孤寂清冷的文字,正是少年毛姆的內心獨白吧!


而備受欺辱的遭遇,也使他早早看透了人性中複雜陰暗的一面,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更增添了犀利而深刻的刀鋒之光。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


雖然我只是個普通男人,價格也是很高的。


1892年秋,18歲的毛姆風華正茂,雖然個頭沒有長起來,但頭腦非常聰慧。


他考入了哲學家的搖籃---德國海德堡大學,在那裡,他被哲學家昆諾所吸引,同時也注意到了易卜生開創的新戲劇潮流。


然而,長期依靠親戚幫助、多年寄人籬下的毛姆,面對生活非常清醒。


他並沒有立刻拋下一切去追求藝術事業,在潛心研究戲劇的同時,他按計劃返回英國,做了半年實習會計師之後,他又考進倫敦的聖托馬斯醫學院。


長達五年實習醫生的生活,為他未來的小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醫生和患者,獨特的關係與視角,使他深刻了解了當時最底層人們的喜怒哀樂。


《蘭貝斯的麗莎》就是他根據自己的從醫經歷寫下來的第一部小說。


毛姆寫小說之前,有一家主營雪茄的老闆非常瞭解他的才華,也知道他很缺錢,就提議他寫短篇故事,篇幅不必太長,酬勞豐厚。唯一的要求是:以雪茄為主題。


當時還是無名之輩的毛姆考慮再三,並沒有被這筆錢所誘惑。他風趣地回覆對方:“我所有的女朋友們都告訴我,貞潔是個無價的珍珠。所以希望你能理解,雖然我只是個普通男人,價格也是很高的。”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青年毛姆


在拿捏大眾對八卦的渴望上,他真是位大師。


《蘭貝斯的麗莎》剛出版時,毛姆依然沒有什麼名氣,書賣得並不好。

出版商催促毛姆想辦法。毛姆靈機一動,跑到當時最大的報社,登了一條徵婚啟事,內容如下“本人熱愛音樂和運動,是個年輕且有教養的百萬富翁。我希望能和毛姆小說裡的女主角一樣的女士結婚。”


看到啟事後,年輕姑娘們立刻衝進書店去買他的小說,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百萬富翁的擇偶標準;父母們也去搶購,為的是看看如何培養自家女兒,未來可以嫁一個百萬富翁;連小夥子們也都瘋狂購買他的小說,為了瞭解一下百萬富翁是怎麼樣的擇妻標準。


一時間,毛姆的書被搶購一空,他也登上了暢銷書作家排行榜,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下來過。他的稿酬也節節攀高,成了世界聞名的作家。


更多的見識與經歷使毛姆的性格變得開朗,而他骨子裡自帶的犀利與戲謔更吸引人。眾人公認,作家伊夫林.沃是一個性情和毛姆最像的人,他們都長了一副又聰明又刻薄的頭腦和嘴巴。


伊夫林曾經說過:“毛姆在拿捏大眾對八卦的渴望上,真是位大師。只有毛姆最清楚作家要在什麼時候設置懸念、賣個關子。而且,他會再選擇一個讓人根本意想不到的時機說出來。”畢竟曾經是拿過冷峻的手術刀的人,才能用如此犀利、深刻的筆鋒,來剖析社會和人生吧。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


錢是人們的第六感,沒有它,其他的五感通通發揮不出來。


對金錢,毛姆曾經說:“錢是人們的第六感,沒有它,其他的五感通通發揮不出來。”所以,第一部小說幫他打開名氣之後,他立刻轉向賺錢更快、酬勞更多的戲劇創作。


智慧的頭腦加高度自律的性格,十多年筆耕不輟毛姆終於實現了財務自由,開始了浪漫的人生。


說起毛姆的情感生涯,我們不得不提的是維奧麗特---一位比他大20多歲的貴族女士。這個驚駭世俗的奇女子,不僅早早與天才詩人王爾德結為密友,更是把當時藝術圈的大部分男人納入麾下。


有回憶說,維奧麗特本人是一個非常有天賦、藝術鑑賞力極強的女人,出入各種社交場合,一出現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魅力四射,令人無法抵擋。


毛姆非常迷戀維奧麗特,從骨子裡他們是同一類人,浪漫不羈下隱藏著一顆渴望親密、渴望被愛的靈魂。


維奧麗特很欣賞毛姆,也曾調侃他是“一個很有力量的男人”。 年輕時的毛姆身材雖然不高大,但非常結實健美。五官深邃,再加上彬彬有禮的儀態,很受上流女士的追捧。


因為維奧麗特的不婚主義,毛姆慢慢愛上了另一個女人:蘇.瓊斯。


其實,從毛姆愛過的人可以看出,無論是維奧麗特、蘇瓊斯、太太西里爾,終生伴侶傑拉德,到最後的伴侶蘇倫,毛姆所愛的靈魂,都是那種精力充沛、自顧自去享受人生,不落俗套,全是能吃會玩、致力享樂的人。



觀其一生,毛姆也是這種性格,所以有人問毛姆這輩子,到底最愛誰?我想說:他的一生太值了!他一直在和自己戀愛,最愛的是他自己!


正如他在書中寫道:“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就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最愛的還是自己。”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


女人對她不再愛的男人,可以表現得比任何人都殘忍。


1913年,年近四十歲的毛姆更出名更富有了,和美麗的女演員蘇.瓊斯也交往的很穩定。


一個冬日正午,毛姆和蘇在咖啡廳約會。蘇看上去很沉默,眼睛裡有種無名的憂傷。蘇告訴毛姆,她下午要去往芝加哥,毛姆點點頭,他並沒在意。今天對他很重要,他想要向蘇求婚。


咖啡喝完了,毛姆看著面前這個他深愛的女人,覺得今天的她,格外溫柔。他覺得他們是難得的默契之侶,彼此理解。


她和他都是看上去矜持,實際非常隨和浪漫的人。即使蘇向他承認,曾經“不小心”和他的好友有了親密關係,他也理解她。他們是靈魂伴侶,不該受到世俗約束。



毛姆拿出準備好的戒指,蘇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看著盒子猶豫了一會兒後,她把戒指推給毛姆:“對不起,我愛你,但是我們不能結婚。”他愣了,有些不知所措。


蘇看了看時間,開往芝加哥的火車要開了。漫天大雪中,她深深地與他吻別,無言地離開了。


兩週後,一個朋友給毛姆帶來報紙,蘇在芝加哥結婚了,和一個伯爵的兒子。


多年後,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裡這樣寫到:“女人對一個仍然愛著她、可是她已經不再愛的男人可以表現得比任何人都殘忍;她對他不只不仁慈,而且根本不能容忍,她成了一團毫無理智的怒火。”


很多人吐槽毛姆是個太難伺候,過於尖刻暴躁的人。


也許,正是這些真實無奈的經歷,才造就了這位迷人的天才作家。那些脆弱與殘忍、功利與機智交織著,複雜幽暗的人性被他寫進每個奇妙的故事裡,直至今日,依然令我們慨嘆和著迷。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蘇.瓊斯


有腦子的男人,娶不到討人喜歡的女人。


西里爾,一個比毛姆大很多的沒落貴族女人。21歲時嫁給自己父親的朋友,生了兒子後,和丈夫分居多年。

蘇瓊斯的結婚,令毛姆心灰意冷。此時,剛剛和他認識的西里爾,竭盡全力去安慰照顧他。那份熟女的溫柔令毛姆心動不已,倆人相愛了。

為了綁定此時已經身價不菲的毛姆,很短時間內,西里爾為他生了女兒麗莎。


然而西里爾和丈夫只是分居,她和毛姆大張旗鼓的相愛,激怒了她的丈夫,很快便把他們告上法庭。


一時間,毛姆被官司弄得煩悶不已,付了一大筆律師費之後才徹底搞定。



熟悉西里爾的朋友特地勸毛姆不要結婚,提供生活費就好。


然而,正處在蜜月期的毛姆說:“她為了我已經付出所有,不娶她,我會後悔一生的!”


造化弄人,對這段婚姻,毛姆用了一生時間去後悔。

所有人都知道,西里爾不但迷戀社交,購買最昂貴奢侈的衣裙,還有一個很瘋狂很燒錢的愛好---購置傢俱。


後來,因為買了太多,西里爾乾脆約人來家裡看貨,做起了二手傢俱生意。


毛姆吃驚地發現,頭天還坐著的椅子,第二天就有人來買。但妻子對價格並不敏感,討價還價的過程,令旁邊聽著的毛姆忍俊不禁,總是忍不住要出言諷刺一番。



我想,他的犀利和刻薄,可能就是那會兒練出來的吧。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與西里爾


我的心裡,有個歪歪扭扭鋸齒形的缺口,雖然你是個像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對不起,你填不了。


毛姆後半生的情感生活最令人津津樂道。


與西里爾的婚姻生活令他日漸崩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經做過醫師的毛姆跑回法國,參加當地的急救服務隊。在那裡,他遇到一生摯友吉拉爾德·哈克斯頓。


傑拉爾德性格活潑,是一個聰明犀利、精力充沛、精於享樂的人。


倆人很快便形影不離,對外毛姆聲稱,傑拉爾德是自己的私人秘書。實際上,他們的親密關係,一直持續到傑拉爾德去世。


之後毛姆的大部分時間,都與傑拉爾德生活在一起。這對令人矚目的伴侶攜手同行,走遍了半個地球,毛姆作為"世界旅行家"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傑拉爾德遊刃有餘的社交能力和善於觀察的性格深深吸引著毛姆。即使面對許多流言蜚語,毛姆也毫不理會。


我想,正是傑拉爾德那種及時享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深深吸引了毛姆。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經歷兩次情感失敗、表面玩世不恭的毛姆,此刻對生活和他人充滿灰心與警惕,那段時間,文字間滿滿地孤冷與悲觀。


而傑拉爾德,這個近乎沒心沒肺的快活青年,如同一味解藥,照亮了毛姆漸漸幽暗的心靈。


毛姆在書中,明確表達過自己對感情的態度:“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裡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927年,西里爾終於不堪長期的冷落與夾雜著好奇的流言蜚語,主動與毛姆離婚。分手時,西里爾狠狠敲了毛姆一大筆分手費,令毛姆心疼至極。



多年後,毛姆還和朋友抱怨:“她把我的生活變成了十足的地獄,這個貪婪的女人總是不停地向我要錢,她的嘴,總是像獅子一樣,向我罪惡地敞開!”千萬不能得罪作家,他們的比喻總是這麼犀利!


離婚後的毛姆,繼續著和傑拉爾德這份超越偏見的感情。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那麼豐富精彩,性格多變的傑拉爾德帶給毛姆不僅僅是各種奇妙有趣的靈感。

倆人長期的相處,令毛姆敏銳地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最微妙的情緒:狂喜、嫉妒、溫柔、厭倦……這些交織著愛與恨的體驗,極大地足了毛姆對愛的渴望,並帶給他持久而豐沛的創作靈感。


那段時期,他出版了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面紗》,還創作了大量表現上流社會虛榮、墮落一面的戲劇劇本,如《週而復始》、《比我們高貴的人們》、《堅貞的妻子》等。



第二次大戰期間,傑拉爾德和毛姆一直在南卡羅來納、羅德島居住。


1944年,52歲的傑拉爾德得了嚴重的肺結核,送往紐約後,醫治無效病逝。同年,經典的長篇小說《刀鋒》問世。


失去摯愛的毛姆,很久不能從這種沉重的打擊中緩過來。


即使後來又有了一個男伴---來自工人階級的艾倫,也不能完全替代傑拉爾德在毛姆心中的地位。


正如毛姆在懷念傑拉爾德的文章中寫道:“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那些四處遊蕩的時光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過去的三十年裡,我寫的東西都和他有關,哪怕只是他幫我打的手稿。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毛姆與傑拉爾德


我只不過在二流作家裡面,排的比較靠前而已。


每日不間斷的寫作,導致毛姆右臂常年疼痛難忍,最後到了難以拿筆的程度。


艾倫帶他去看病,醫生將他的右臂右手檢查一遍後,告誡他:“先生,你是個根本不會寫字的人啊!你拿筆的手指部位是錯的,右臂放在桌子上的位置也是錯的!”


毛姆聽了醫生的話,根本不介意,說我已經這樣寫了幾十年了。醫生聽了連連搖頭,惋惜地說:可憐的人。你錯了幾十年了!”


而正是這個幾十年執筆錯誤的人,數年如一日不斷創作,為世界文壇留下了大量幽默、坦誠,充滿哲思的文學作品。


1954年,毛姆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稱號。同年1月,英國嘉裡克文學俱樂部特地設宴慶賀他的八十壽辰;在英國文學史上受到這種禮遇的,只有狄更斯、薩克雷、特羅洛普三位作家。


功成名就、享譽世界的毛姆卻這樣評價自己:“我只不過是在二流作家裡面,排的比較靠前而已。”


很多人疑惑,傑拉爾德和艾倫,在毛姆心裡誰才是真愛?


其實,艾倫對於七十歲的毛姆來說,更像是一個可依靠的管家、生活助手,而非真愛。


1959年,毛姆宣佈開始全球旅行,在艾倫的陪伴下,他決定要把自己之前去過的地方,全部重走一遍,最後一次再去看看世界。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國裡維埃拉去世,享年91歲。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學內,一代奇人就此落幕。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老年毛姆


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毛姆的一生,如同一場戲虐不羈的大型探險,頗有種肆意妄為的快樂與精彩。


其中的男男女女、愛恨情仇,總令人想起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我想即使毛姆與李白見面,一定也會舉著金樽品著良液,隨口說著精緻又犀利的段子,把李白逗的嘎嘎大笑吧。


晚年的毛姆,曾回應過自己備受猜忌的個人隱私:“我一直盡力想說服自己是四分之三正常,四分之一同。現在我覺得這努力,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如此真實而坦誠的自白,正如他的作品,包含太多故事與反思。


大家都說毛姆是文學界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之一,當然是。生命盡頭,回望無數埋頭撰寫的深夜,曾經深愛過、厭惡過的男女跳躍在筆尖,他們的嬉笑怒罵、歇斯底里令無數讀者欲罷不能,而那些貌似簡單的文字中,又蘊藏了太多毛姆對人性的觀察與思索。


《月亮和六便士》裡最著名的那段話:“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已經說透了他的人生觀。


很多人說毛姆的一生太精彩、過癮。


然而,臨終時的衰老與虛無,籠罩著這位再也玩不動的老頑童,他讓別人把自己的作品收起來,也不再說出犀利俏皮、洞悉人性的至理名言。


這位年逾91歲高齡的段子手,最終的遺言是:“別讓我活下去,讓我悄悄地離開吧。”


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老年毛姆

本文原創,轉載請私信聯繫,謝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code>/<code>
<code>/<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