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臨湖,這裡是未來花開燦爛的另一半

花開燦爛了孤獨
花落驚醒了寂寞
螢火閃爍 人影斑駁


百轉千回隔世相望嫁衣似火
暮色入煙你就是我的彼岸
……
藏族歌手阿蘭,以獨特的藏腔吟唱著《彼岸花開》,高亢,悠揚。在新洲,也有一處這樣的彼此相隔又彼此依戀的所在。
發源於大別山南麓,倒水和舉水兩大河流水系,將新洲區縱向分割為三個縱條。這其中,在兩條河流的下游,逐步形成一種獨特的“湖地互生”地貌:在舉水與倒水二河的下游之間,與長江交匯處,有一處狹長的沖積型濱江平原地帶,民間俗稱“七十里雙柳地”。
這個區域,也是漲渡湖的曾經的泛區。
明代以前,漲渡湖是江不是湖,明以後才逐漸演變成湖。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因受江水和河水的泥沙湧壅而逐步延長增高,直至變成七十里雙柳地,雙柳地崛起後,不僅將大江屏之於外,同時也使舉水、倒水不能直接注江,從雙柳地以北迂徊流竄形成與大江走向並行與舉水、倒水垂直的斷天河與漲渡河,四河沖刷,低窪地相繼成湖,其中就包括漲渡湖及其子湖陶家大湖、篾扎湖、鄢家湖、七湖等。
以倒水為界,水西的陽邏地區承接了大量工業項目;倒水的彼岸,就是這“七十里雙柳地”,也有航天產業基地等項目入駐。隨著武漢新港、陽邏開發區的發展建設,有必要配套建設相應的第三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帶動和促進城市集群發展。

但這整個片區中,一度成為網紅的“漲渡湖”,因其“水上森林”極為漂亮而被稱為武漢版的“綠野仙蹤”。
大武漢,絕對屬於那種豪放派詩人氣質。“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就是武漢提出的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四大經濟板塊。這種大氣魄,唯大武漢敢提。而“大臨港”經濟區,就落子於新洲南部的陽邏地區、武漢化工區、黃陂區東南部、青山區東部以及洪山區、東湖高新區的局部區域,規劃總面積約1275平方公里。
根據相關規劃,“大臨港”板塊的空間格局為“一帶、一核、一城、六片”,其中的“一核”指在陽邏七龍湖構建航運服務功能完備、與金融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臨港產業服務核心。
新洲區提出的“1234”戰略,即即“一個核心、兩條軸線、三個片區、四個新洲”戰略。其中,兩條軸線,一條是“陽邏—汪集—邾城—道觀河”現代城市發展軸,一條是“倉埠—陽邏—雙柳—漲渡湖” 沿江經濟產業發展軸。
天河孔雀城擇址雙柳,南依長江,北臨漲渡湖,作為坐落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核心區的大盤,依託原生態湖景江景天然地形地貌,打造宜居社區,天河孔雀城傾心打造“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商學養服”一站式城市級生活圈。

自然風景環繞,長江奔流而過,航天城臨江而立。人文氣息濃郁,小資格調充沛。
滿足武漢人不想長途跋涉的懶散,不用再奔赴遠方看所謂山川河流,不如到這兒來感受一場近在咫尺的休閒時光,去漲渡湖看池衫成林,在充滿格調的咖啡館裡喝一杯悠哉下午茶,舒適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