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白話章回體長篇小說,描寫了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的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揭示了具體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有成功的嗎?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這篇文章中明確的指出,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沒有成功的。農民起義主要有幾種結果,一開始就被絞殺了,當了幾天皇帝不久被剿滅了,或者表面成功改朝換代,勝利果實為地主階級竊取。對於農民階級來說,每個結果都是失敗的,新的統治階級最終都會重新剝削壓制農民階級。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毛澤東認為第三種失敗的原因是由於沒有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沒有先進的政黨領導。最終在革命之後,被地主貴族所利用,因此《水滸傳》中的起義註定是失敗的結果。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關於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很多人認為是施耐庵先生,但有的人也認為是羅貫中或者二人合編,也不乏有人認為作者另有其人。有一種說法是“施耐庵”實際上是把“俺乃是”三個字反過來了,所以施耐庵這個人根本不存在。在學術界,對於《水滸傳》作者始終沒有定論,原因就是《水滸傳》《三國演義》涉及到兩個作者史料都語言不詳,非常籠統。目前我們普遍認為《水滸傳》這部作品是施耐庵編寫的,羅貫中編次的,又名《江湖豪客傳》。後人把它和《三國演義》合刊稱《英雄譜》。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也是民間創作和文人創作的結合,施耐庵根據史料話本等對內容進行了加工整理,最後形成。目前市面上的《水滸傳》結局有很多版本。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之前《水滸傳》有過很多版本,而且每個版本結尾都是不一樣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三種,一個是一百回的,這也是最早的,比較完整的,我們稱之為《忠義水滸傳》,又稱“天都外臣本”,但後來此書原刊已經丟失,現在是看到的是補刊本,是由容與堂補刻,所以一般都稱為“容與堂本”。這個結尾是到宋江徵方臘。第2個版本是120回的版本,結尾增加了平田虎和王慶的故事。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最流行的一個版本是明末金聖嘆“腰斬水滸”形成的70回的本子,結尾寫到招安之前。金聖嘆說,《水滸傳》到招安之前是好的,以後便很壞。又自稱找到了古本,定招安之前是施耐庵寫的,以後是羅貫中續的,並加以痛罵,於是他把招安以後的部分全都給刪了,只剩前70回。最後,所有人都上山了,結尾在盧俊義做的一個夢,歃血為盟,酒醉而歸,這也是現在的通行本。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在國際上影響也非常大。19世紀傳入歐美,最早的德文譯名是《強盜與士兵》,法文翻譯成《中國的勇士們》,英譯比較多,美國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把它稱作《四海之內皆兄弟》。據說後來還有人把120回的也又譯成了英文叫《105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水滸傳中武大和潘金蓮的故事,德國人譯成《賣燒餅的武大和他不忠實婦人的故事》,將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譯作《強盜們設計的圈套》。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最初的藝術成就是成功的塑造了梁山好漢的英雄形象。善於把人物設置於特定的社會環境當中,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並且善於處理英雄人物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係。《水滸傳》中108個好漢,沒有一點雷同的地方,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人物都被賦予了鮮明的個性。比如魯智深和李逵,他們都是魯莽的人,但是有著太多的不同。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李逵在《水滸傳》中是最魯莽的,仗義耿直,魯莽性急,勇武剛強,嫉惡如仇,李逵每一次出場幾乎都會有魯莽現象。李逵的魯莽又是有些誇張的,書中不止一次提到李逵殺紅了眼,不管軍官和百姓,屍橫遍野。水滸中兩次提到李逵把人肉烤來吃,顯得李逵形象有些猙獰。書中寫道,小兒啼哭的時候,一提到黑旋風李逵五個字,小孩就不哭了。相比於李逵,魯達在梁山好漢中,也屬於魯莽的人,他性格暴躁,嫉惡如仇,剛強勇敢,慷慨仗義,但有一個特點——粗中有細。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魯智深、李逵都是魯莽的人,但是如果把魯智深和李逵歸為一類,那就錯了。魯智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拔刀”次數最多的人,但每次都考慮的很周全,不留後患。比如,魯智深救金家父女時,他沒有先打鄭屠,而是將父女安頓好,讓他們先逃走,又擔心他們跑得不遠,怕店小而追,所以搬了一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估摸兩個人走遠了,才起身到狀元橋找鄭屠。乾等4個小時,對於火爆脾氣的魯智深來說,是非常可敬的。

再說魯智深打了鎮關西三拳之後,鎮關西就沒有氣了,他一句“你這是裝死,懶得與你計較”,便順理成章地逃離了案發現場,反應特別快,讓人讚歎。當初他犯了官司逃到廟裡,長老看出了魯達的慧根,給他取法號“智深”,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並道出“聽潮而圓”,後來魯智深果然在錢塘潮來時坐化圓寂,同樣是魯莽,魯達是智慧的,李逵是幼稚的。

中國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英雄傳奇小說——《水滸傳》

而且小說善用語言揭示人物性格,比如李逵說:大宋皇帝姓宋,哥哥你也姓宋,為何做不了皇帝,云云。通過精彩的語言描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活生生的魯莽的漢子。小說還善於把英雄人物傳奇性和現實性結合在一起刻畫人物性格,像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阮氏兄弟的水性,石阡飛簷走壁,武松打虎,李逵殺四虎,都充滿了傳奇色彩。《水滸傳》這部英雄傳奇是我國白話文學的一座里程碑,標示著白話小說創作的完全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