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東西方的文化上分別出現了兩大顯學,西方的莎學,東方的紅學。對《紅樓夢》這部作品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學問。對於曹雪芹身世的研究,也是紅學家研究的一個問題。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據考證,《紅樓夢》的作者名字叫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溪,關外祖籍遼寧鐵嶺,生於江寧,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曹家三代為江寧織造,官職是在南方為皇家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皇商。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第一代江寧織造叫做曹璽,曹璽的妻子是康熙的奶媽。第二代是曹璽的兒子曹寅,曹寅做過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康熙六下江南,有4次都在江寧織造。第三代江寧織造叫做曹榮,很早就去世了,於是在曹姓中選了一個青年——曹福,繼承了這個爵位。這個人就是曹雪芹的父親,曹雪芹早年在江寧,度過了一段錦衣玉食、富貴風流的生活。曹雪芹愛好廣泛,對金石、書畫、工藝、等飲食等各個方面都有研究,這都為《紅樓夢》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雍正繼位後,曹家因為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了北京老宅,靠賣字畫和朋友接濟為生。經歷了由盛到衰的過程,曹雪芹深深地感受到世態的炎涼,對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曹雪芹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清貧的生活,尤其是晚年,過得非常困頓,到了舉家食粥的程度。曹雪芹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歷經多年的艱辛,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對社會的深刻認識,創造出了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了。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紅樓夢》的名字有很多版本,《紅樓夢》經“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終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原來的名字叫做《琴聲錄》,還有《寶玉園》《風月寶鑑》,最後定名為《金陵十二釵》。曹雪芹病死之前只整理出80回,所以《紅樓夢》就有了兩個系統,一個是80回的抄本系統。這個版本大多提名為《石頭記》,有署名“脂硯齋”的評語,我們習慣上稱為“脂評本”“脂本全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還有一個版本是120回的刻印本系統,一般都被定名為《紅樓夢》,後40回是高鶚續寫,程偉元兩次刊行,我們稱為“程本”。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紅樓夢》是長篇著作,其中人物眾多,到目前,還沒有誰把所有的人物準確統計出來。近年,有個紅學家重新統計,共統計出975人。《紅樓夢》人物浩繁,尤其是女子。但是沒有使讀者產生重複的感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紅樓夢》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是徹頭徹尾的悲劇。紅樓夢的悲劇意識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愛情和婚姻的悲劇。寶黛愛情是經歷長期共同生活了解培養起來的。黛玉少年進賈府,寶釵13歲進賈府時已在賈府待了數年。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是在少年就就建立起來的,他們的愛情是以感情為基礎的新型愛情,包含了強烈的反對封建禮教和習俗的特徵、追求個性解放的民主精神。然而這種愛情不被封建禮教和家庭所認可,因此“木石前盟”註定悲劇。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相比而言,“金玉良緣”更合乎家族的現實利益和改造寶玉的意願。德言工容俱佳的寶釵,理所當然的成就了寶二奶奶的理想人選。但寶釵同樣不是勝利者,她亦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寶玉和寶釵的愛情,也是一場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這部作品的悲劇還體現在女子。從“悼紅軒”到“金陵十二釵”,作者已經把視角集中到女子身上。在書中虛構的與現實不一樣的大觀園,實際上是兒女們精神樂園和理想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女兒們,儘管出身、性格、思想意識不同,但是身上都散發著青春之美、生命之光。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作品形象地描述了這些女子被摧殘扭曲,被吞噬的命運,最終無可挽回的一起走向“千紅一窟,萬豔同悲”的終極歸宿。作者以飽含同情和憤慨的之筆,書寫了晴雯慘烈的夭亡、黛玉的鬱鬱而終,讓無數作者落淚,即使強勢的王熙鳳,最後也是“忽喇喇似大廈傾”,用破席子裹著草草掩埋。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紅樓夢》的悲劇意識還體現在家族悲劇和社會悲劇,以賈府的衰落過程為一條主線索貫穿,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沒落,描繪了上至皇宮下至鄉村的廣闊歷史畫面,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的複雜階級矛盾,從而客觀顯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沒落的歷史趨勢。這一出“樹倒猢猻散”的家族悲劇,實際上是作者曹雪芹所寄身的封建社會的縮影,因此《紅樓夢》又是一部巨大的社會悲劇。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紅樓夢》的悲劇意識還體現在人生悲劇。在紅樓中,賈寶玉是最讓人注目的,他突出的性格是叛逆,他身上表現出追求個性解放和反封建意識的人道主義精神。賈寶玉生在功名富貴之家,卻鄙視功名富貴;他生在科舉是正途的時代,卻極端鄙視科舉。他的“水泥骨肉論”更是對傳統的公開挑戰。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雖然與封建制度格格不入,但賈寶玉卻無可奈何,尋求出路又無路可走,所以倍感人生痛苦。他目睹了一幕幕醜劇之後,對人生有了獨特的感悟,產生了失落和幻滅的情緒,出家成為他唯一的歸宿。

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紅樓夢》,徹頭徹尾的悲劇

關於《紅樓夢》的解釋和研究有很多問題仍在探討之中,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紅樓夢,同一個讀者在多次閱讀時,也會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感悟。這正是《紅樓夢》巨大的藝術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