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傳道授業解惑,將知識輸送給一個個幼小渴望的心靈,教師也應該就如誇美紐斯所稱讚的那樣“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尊師重教本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可慢慢地,教師在孩子和家長心裡變了味,而本來該弘揚教師高尚純潔的節日變成了學生、家長和老師三方的“教師劫”。

為了孩子能更受老師的關注,為了老師心情好能更加認真負責,每逢一個能表現的節日尤其是教師節,家長們就如對待初戀情人一般想方設法的去向老師獻媚。

家長們的諂媚。

1.神奇的家委會。

每逢教師佳節,家委會就開始鼓譟了,號召家長們表示心意。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名義上是自願,但這樣明明白白的貼在微信群裡接龍,無論是想送還是不想送都得送,家長們真是苦不堪言。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2.單獨行動的家長們。

除了家委會組織,家長們也紛紛主動請纓,想辦法送禮物。最受家長們追捧的禮物可就要數鮮花了,搶購熱情堪比情人節。

去年教師節有記者採訪某學校周圍的花店,店主稱“教師節買花的特別多,今天(9月10日)康乃馨跟粉玫瑰市場上已經拿不到貨了。基本都是網上下單,我們負責代送,很多都是送學校。”

3.微信群裡複製接力的教師節祝福。

點點手指就能送祝福的方式更加受家長們的推崇,往往有一個家長複製粘貼一段“肉麻”的祝福語,其他家長紛紛跟風,複製粘貼。這些網上覆制的段子和千篇一律的複製,家長們看了都受不了,老師本人看了更是無奈。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部分老師的虛榮和物質。

依蘭縣高級中學某班主任因為教師節學生沒有送禮物,就大罵學生沒人性,不懂事。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更有甚者,有老師還在朋友圈曬家長送的禮物。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教師節該不該送禮物?

該送。

1.送禮物的應該是誰?

孩子們。需要感恩老師的是孩子們,不是越俎代庖的家長。

2.送什麼禮物?

對老師的尊重。孩子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尊重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知識,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如果說非要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孩子們可以自己動手做個賀卡或手工,集體對老師說句祝福的話,或是唱首歌感謝老師都好。

教師節送禮物,家長難,老師也難。

家長們絞盡腦汁的想著送,老師接禮物更像是接“燙手山芋”。大部分老師都不會去在意這些物質的東西,而且教育部門也明文規定不能收受家長的禮物。收了禮物,心裡過意不去不說,還有受處分、丟工作的風險,老師們能不難受嗎?

家長的擔憂和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校更好成長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送禮物攀比之風不可長。有這挑禮物的功夫,還不如多輔導孩子好好學習。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好的孩子也更能引起老師的關注不是?

養育孩子是項系統工程,工程思維帶您一起分析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