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業之痛:疫情後遺症正式凸顯,超六成機構校長心情忐忑

近期,優勝教育事件愈演愈烈,其“跑路”行為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定!儘管優勝教育負責人陳昊曾多次站出澄清,可是,說了那麼久都沒有可以執行的解決方案,也逐漸讓人喪失了對其信任感!


教培行業之痛:疫情後遺症正式凸顯,超六成機構校長心情忐忑

事實上,優勝事件背後,大家都知道有個大的時代背景,那就是2020疫情!上半年的情況大家也都看大到了,疫情成了行業催化劑,將近20%的機構因盲目擴張、貪快不穩,成為了疫情期間第一批註銷的機構!

緊接著,疫情形勢有所好轉,已經允許大部分機構復工復課,從5月到8月,這三個月,可謂是教培行業殊死搏鬥的三個月,為了更好的抓取機會生存,90%的教培機構採取了降薪,41%的教培機構進行了裁員,即便如此,還是有將近20%的機構現金流承受不了重壓而註銷!

現在已經是10月末了,許多教培機構在9月、10月終於有了時間來複盤整個機構的情況,並且由於疫情常態化防控,還要繼續投入到線上獲客、營銷、內容研發、客服系統、售後跟進等環節,現在留存的機構真的是正在經歷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時至今日的優勝教育事件,更是讓超六成機構校長心情忐忑,因為疫情後遺症正式凸顯,已經在夜幕中悄悄降臨,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個,從經濟層面

,全國經濟開始下滑,多家機構預測,疫情導致的經濟現狀,10月國慶之後,正式凸顯。結合國內外防疫態勢,預估還需要持續1-2年時間的常態化防疫。這也意味著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在短期內很難規模復甦甚至爆發。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錢只會越來越難掙,自然家長口袋越來越小,選擇教培機構就會越來越理性,從而倒閉教培機構自我升級,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就會被淘汰!

第二個,從技術層面,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的發展可謂是集中爆發,技術和產品能力都上了一個臺階!疫情催動了線上教育的高歌猛進和加速分層,無形中幫助線上教育快速分走了一部分線下教育的蛋糕。以往,在線教育在主要地區的普及率不足20%,短時間內,這一數據幾乎提升到接近100%,資本也在瘋狂地進入這個行業!整個行業進入了技術為驅動的時代,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機構,如果跟不上技術的潮流,或將處在風雨飄搖中舉步維艱!

第三個,從營銷層面,隨著經濟下行和技術投入的持續深入,有見識的校長可能覺察到了現在的教培行業已經不是以前的市場了,競爭難度陡然加大,學員已經從增量變為存量爭奪階段!也就是說,現在的機構如果營銷方向不準確,花出去的營銷費用就是在增加負債!建議機構校長算一算賬,看看有多少人是來自於朋友圈廣告、有多少人是來自於平面廣告、有多少人是來自於地推、有多少人是來自於學校活動,否則,機構校長會發現營銷方向不正確,每年的營銷費用所帶來的收益比會一直在降低!

教培行業之痛:疫情後遺症正式凸顯,超六成機構校長心情忐忑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稍加分析後,就會發現,線上和線下機構在短暫的調整之後,還有新一輪的洗牌和調整!需要校長們從現在開始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繼續開源節流,很多業內人士直言,到了疫情常規防控階段,還是要繼續開源節流,可以把開源節流的目標定為:3-6個月的現金流。如果條件允許,10-12個月以上的現金流會更加安全。

第二件:去除無效營銷,比如砍掉所有3個月內不能產生現金流的產品和業務,儘可能縮減不必要的營銷成本,但如果是正回報的營銷投入,反而應該適當增加。同時,校長們千萬不要忽視沉沒成本,沉沒成本也是成本,應及時止損。

第三件:聯合優質資源,經歷了將近一整年折騰的機構,這個時候“餘糧”都不是很多了!在有限的資金內,要做好聯合優質資源。比如你是一家機器人機構,引入優質的少兒編程項目,可以事半功倍,建立穩定的護城河;亦或是合作其他擁有高淨值客戶或中大型客戶的機構。這樣一來,既有利於機構宣傳噱頭的增加,又可以優勢互補,維護好家長的關係,也有利於後面的續費。

教培行業之痛:疫情後遺症正式凸顯,超六成機構校長心情忐忑

奇碼總結

面對不確定的最後2個月,留下來的教培機構即使壓力重重仍要試著接納、瞭解、分析形式,然後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迎接。做好繼續開源節流、去除無效營銷、聯合優質資源,更要不斷深挖,強化教育產品核心——教學能力,提高服務能力同樣是為機構校長添加信心的做法!

本文系作者“奇碼星球”原創所有,歡迎關注!接下來會分享更多的教培機構相關文章,歡迎關注後私信問題,可免費獲取更多幹貨知識,讓百萬教培機構都有一個好未來!

親愛的粉絲們,對於本文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留言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