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請來阿里雲AI深山養雞 明年小目標1個億

“明年我們要衝刺1個億,把貴妃雞賣到全球去。”

11月6日,中國最大的貴妃雞數字化養殖基地“福欣牧業”負責人雷金榮笑著對記者說,目前公司合作阿里雲完成了數字化改造——養殖管理、視頻監控、環控監測預警等AI系統已部署完成。現在,雷金榮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數十萬只雞在梅花山南麓的崇山峻嶺中漫步。

雷金榮是福建省古田鎮農民,20年前開始了養殖創業。最開始是養豬,8年後轉型養殖貴妃雞。這種名號“貴妃”的雞不尋常——它頭頂鳳冠,身著黑白花羽,眼大而靈,三冠五趾;它原產自英國,由皇家科學院引自英國民間雞改良而成。

老農請來阿里雲AI深山養雞 明年小目標1個億

雷金榮下定決心,要把貴妃雞搞出名堂。他把養豬掙到的200多萬一股腦投入養雞場,成立了福欣牧業有限公司。“開始不懂養雞,走了很多彎路,直到後來發明了草籠養殖法。我們在地籠裡種植中草藥,讓貴妃雞吃。這樣的雞更健康,肉也更鮮美。”憑藉著“草籠養雞”等特色,公司從幾百只種雞發展到年出欄200萬隻的規模。

2019年,在縣政府引薦下,福欣牧業和阿里雲、龍巖學院達成了三方合作。阿里云為福欣牧業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持。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提高貴妃雞的飼養效率並建立標準化養殖模式。

目前,雞舍已經部署了多個環境傳感器進行養殖環境監測,並通過數據傳輸模塊發送相關數據。管理人員通過手機、電腦,就可以實時查看雞舍的環境指標參數。

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福建區總經理林煒介紹,大棚裡的貴妃雞帶了腳環,系統屏幕上實時顯示它的運動狀態,一隻雞每天1.2到1.8萬步。“如果有的雞步數降低了很多,就知道它可能生病了。管理員可以從攝像頭瞭解雞舍雞群有什麼問題,再通過傳感器傳回來的土壤、空氣等數據進行分析。”

老農請來阿里雲AI深山養雞 明年小目標1個億

(圖為工程師介紹AI養雞)

阿里雲AI養殖技術不僅能指揮雞舍,還能遠程指導養殖戶飼養貴妃雞。記者現場看到,系統提供了標準化養殖的模板,貴妃雞在不同階段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可以通過系統發送給養殖戶。

“我們幫扶了423戶貧困農民養雞。原來大家都不會,需要打電話或者自己去指導他們什麼時候接種疫苗,什麼時候加飼料。因為養殖戶分散在鎮上的很多村裡,一次通知就需要好幾天。現在只要在系統裡添加信息,點擊發送就可以推送到大家手機上。養殖戶根據手機提醒,就知道怎麼操作了。”雷金榮說。

據介紹,龍巖學院正根據貴妃雞養殖的數據沉澱進行產業標準化研究。“傳統的養雞模式農戶分散,沒有標準,養殖場也沒有服務農戶的能力。我們希望通過生產數據彙總,分析家禽的採食量、飲水量、產蛋量、光照、防疫以及溫度、溼度、通風質量等數據的內在聯繫,從而實現貴妃雞養殖的標準化,推動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龍巖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吳瓊博士介紹。

雷金榮說,目前公司規模達到出欄200萬隻,加上雞肉、雞蛋、雞苗等產品,去年營收已有七千多萬。“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大,但大家信心很足正在積極備戰雙11。未來我們要讓貴妃雞走出國門,賣回英國老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