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丁字灣,位於膠東半島的南部。在明清時期,這個海灣要比現在熱鬧的多。

當時,丁字灣海闊水深,不僅即墨的金口是有名的商港,萊陽的羊郡、海陽的行村也繁華一時。後來,隨著水文條件的改變,這些商港也都逐漸成為了歷史。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古代,商業上的繁華,也使得丁字灣成為了軍事上的重地。明代為了加強海防,在半島沿海設置大量衛所,其中在丁字灣區域就防禦極嚴。在灣口的東西兩側,分別設置了相應的千戶所。西側為雄崖所(現在即墨境內),東側為大山所。兩者彼此呼應,嚴防倭船入內,保障金口、羊郡、行村等地之安全。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配圖均為大山所周邊風光)

在丁字灣東西這兩個千戶所當中,現即墨境內的雄崖所的知名度相對較高,而現海陽境內的大山所,外界瞭解相對較少。本文介紹的重點,就是這個“大山所”。

雄崖所和大山所,均以地形而命名。雄崖所建在海崖之上,而大山所建在“大山”之旁。所謂“大山”,就是大山所旁邊的一座山的名字,“所”以“山”名,因為叫做“大山所”。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大山所如今是煙臺海陽市辛安鎮轄下的一個村莊。從辛安鎮駐地到大山所村,有一條沿著緩坡前行的道路。沿著這條路走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視野當中會出現一座山頭,山頭東側是一片紅瓦房屋,那裡就是“大山”和“大山所”。

這條道路是南北走向,而它實際上正是在古代“大山所”城的中軸線上建立的。沿路向南,到達大山所村口處時,差不多就是原來所城北門的位置;而從村口走幾百米,可以到達村裡的社區服務中心和廣場,那裡則是古代所城的“十字街”的位置。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沿海衛所在城池建造上,大同小異,通常設四門(有的衛城、所城只有三個門),東門西門之間的東西大街,長約一里;南門北門之間的南北大街,長約一里,中間交叉的地方,就是十字街。官署、祠堂等建築,大多在此附近。在《山東通志》的記載當中,大山所的城牆也確實是周長四里。

滄海桑田。聽當地老人說,大山所的城牆大概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拆除,現在已經很難見到當初的痕跡。在十字街附近,也並沒有太多的標識。不過有趣的是,筆者探訪大山所時,在十字街口看到了一家名叫“洪武批發超市”的商店。雖然這裡的“洪武”很大可能是指的老闆的名字,但多少也可以讓人聯想到明朝的歷史。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根據史料的記載,大山所其實也並非洪武年間設立,而是遲至明中期的成化年間。《海陽縣誌》載:“大山備禦千戶所,設於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直隸都司。設正副千戶6員、百戶10員,領守城軍 62人、守墩軍6人。”

大山所的村志也說:“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為防禦倭寇入侵,在近大山處設大山備禦千戶所,由官府委派位、宣、張、王、陸、龍、馬、佘等八姓千戶來此駐守。其後代發展成村,命村名大山所。後相、李等姓相繼遷來定居。”大山所村規模較大,最多時約千戶人家,有王、宣、相、李、張、陸、於、韋、趙 、遲、宋、姜、周、盛、劉、崔、包、甄、邵、孫、吳、潘、鄭、陳、高、楊等二十多個姓。其中王、宣、相、李、張等5姓人口較多。也就是說,明代軍戶的後裔,在村莊中佔有很大的比例。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膠東遊記:探訪海陽“大山所”,明代丁字灣東側的海防要塞

由於在村裡沒有找到太多的古蹟,村裡一些熱心的老人建議筆者到旁邊的大山上看看,或許可以找到感覺。筆者依言而行,沿著建設風電時修建的道路走到山上。隨著地勢的升高,視野也不斷開闊,走到一半時,南面之黃海,西面之丁字灣,東面之大山所,北面之海萊內地,都可收入眼底。在古代的武器裝備條件下,於大山之巔佈置防禦,可以控扼方圓數十里之形勢。古人選址眼光之高,可見一斑。

不過,進入清代之後,隨著衛所的裁撤,大山所也從千戶所城變成了一個普通村落。建國後,大山所曾經成為同名的大山所鄉駐地。但到了2000年,大山所鄉合併至辛安鎮 ,這裡又復歸為一般村莊。明代金戈鐵馬的往事,如今流傳下來的不多,只是在軍戶後裔們修撰的族譜裡,才會找到些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