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中秋話團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唐代李白的《靜夜思》,也許是我們小時候第一次開始對月亮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們產生了一種懷疑:千百年來每個普通的夜晚,在浩瀚星空中那個遙遠的白色星球,能寄託每個遊子的思鄉之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首北宋時期蘇軾的《水調歌頭》,也讓我們領略到了:月亮在我們國人心目中的份量!

月亮在中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傳說了,更是一種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在中國是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大節日!

團圓是我們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但又是那麼不容易的。就像這首詞中所說的那樣: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小的時候我們對天上的月亮,僅僅停留在一個傳說上。在每個“金烏”下墜“玉兔”東昇的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看頭頂月亮的時候。小小的腦袋裡想到的是:那個寒冷的月宮裡,有一個美麗的嫦娥仙子和一隻可愛的小兔子!

除此之外,每年的中秋之夜則會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吃上。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多的好吃的!雖然“中秋節”是一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但恰逢秋收所以大人們也無暇顧及。

也只有到了晚上,一個大大的玉盤掛在天上的時候,才能看到一絲節日的氣息。

充滿了豐收氣息的院落之中,在月光的籠罩之下,一家人圍坐在一個圓桌旁。而圓桌上則擺滿了好吃的:紅透了的蘋果、咧開了嘴的石榴,還有剛從地裡拔出來的花生和地瓜!當然更吸引我們這些小饞貓的,還是大人們白天忙裡偷閒從集市上買回來的幾個大月餅。

我們低頭吃著這些美味,時不時的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心裡想著,為什麼今天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大、格外的圓呢?是不是月宮之中的嫦娥姐姐和小兔子,也在充滿了桂花香的桂花樹下吃著月餅過中秋節呢?

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就這樣一年一年的時光悄悄的溜走了,我們也過了胡思亂想的時代。心中對中秋節,也有了不一樣的概念。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抬頭望月的時候,也許只剩下對家鄉的回味和親人的思念了!

年輕人志在四方,因此很多朋友在年輕的時候,都會萌生出去闖一闖的念頭。勇闖天涯,也成了年輕人事業有成的標誌!

的確,不怕苦不怕累的念頭激勵著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在遠離家鄉的外地成家立業。從當初的外飄,或者是流浪異鄉的外客,變成了有房有車的“本地人”!

享受著自己艱苦創業得來的成果,看著自己的小家庭每天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多少有了些欣慰。

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但是每到春節和中秋到來之際,心裡總會莫名浮現出一些惆悵。看著真正的“本地人”享受團圓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

雖然現在交通便利,即使你遠在千里之外的異鄉也能朝發夕至,但其中“團圓”的真正滋味卻是很多人理解不了的。

也許你為了那份假期期間的高薪,而放棄了回家的機會;也許你為了自己心中那份理想,而放棄了故鄉的味道!

於是你不得不在“月滿中秋夜”,獨自在星空下欣賞滿月。這個時候你會真正體會到“瓊樓玉宇”的高寒、月宮裡嫦娥仙子的孤獨!

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這也是很多人在看到人山人海的春運場景時,浮現出無比的親切感;電視中看到團圓的畫面時,會留下幾滴眼淚的原因吧!

家在我們國人的心中是無可替代的,份量也是舉足輕重的。家像魂一樣,伴隨著一個人的終生!

而且思鄉之情,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濃。“葉落歸根”,也是很多身處異鄉的遊子夢寐以求的夙願。

朋友們,今年的“月滿中秋夜”你會在哪裡?是充滿了鄉情的老家小院,還是在燈光輝煌的異鄉!

但是無論你身在哪裡,心總是一樣的。我們站在同一片星空下,看著天上的滿月,心都是朝向故鄉的!

月滿中秋夜,親愛的朋友你在哪裡?

“月滿中秋夜, 獨酌異鄉人。 ”

馬上又到中秋節了,無論你身處哪裡,都希望在這“月滿中秋夜”能回到家裡。

因為“故鄉的味道”永遠是你的牽掛,鄉愁是你永遠放不下的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